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标题: 消渴症(糖尿病)中医护理 [打印本页]
作者: libingccmb 时间: 昨天 17:58
标题: 消渴症(糖尿病)中医护理
消渴症(糖尿病)中医护理
一、消渴症核心辨证分型(按 “三消” 分证,含典型症状与病机)
分型 | 病位 | 核心病机 | 典型症状 | 舌脉特征 |
| | | 口渴多饮(饮水量>2000ml/d),口干舌燥,尿频量多(因饮多而尿多),伴干咳少痰 | |
| | | 多食易饥(每日进食量较常人多 1/3),形体消瘦,大便干结,口臭,牙龈肿痛 | |
| | | 食少乏力(虽有食欲但进食后疲倦),口渴但饮不多,大便溏薄或干结交替,体重减轻 | |
| | | 尿频量多(夜尿>3 次 / 晚,尿如脂膏或甜),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咽燥 | |
| | | 尿频量多(甚至尿失禁),畏寒肢冷,腰膝冷痛,面色㿠白,阳痿或月经不调 | |
二、消渴症共性 + 分型护理问题(按 “首优→中优→次优” 排序)(一)共性护理问题(各分型均需关注)1. 首优问题:津液不足 与阴虚燥热、津液耗伤有关
◦ 依据:各分型均有 “口渴”“口干”,上消尤为突出(多饮),下消因尿多致津液丢失。
1. 首优问题:有低血糖的风险 与饮食不规律、中药 / 西药降糖过度有关
◦ 依据:消渴症患者血糖波动大,尤其是用胰岛素或 “清热降糖” 中药时易出现心慌、出冷汗。
1. 中优问题:营养失调(低于或高于机体需要量) 与胃热炽盛(多食)或气虚(食少)有关
◦ 依据:中消胃热证多 “多食消瘦”,气阴亏虚证多 “食少乏力”,下消后期易因代谢紊乱致体重异常。
1. 次优问题:焦虑 与病程长、并发症多(如视物模糊、肢体麻木)、饮食限制有关
◦ 依据:患者常因 “需长期控糖”“担心并发症” 产生烦躁、悲观情绪。
1. 次优问题:知识缺乏 与对消渴症辨证饮食、自我监测、中药护理不了解有关
◦ 依据:多数患者仅知 “控糖”,不知按分型调整饮食(如肾阴亏虚需忌生冷)。
(二)分型特异性护理问题分型 | 特异性护理问题 | 依据 |
| | |
| | 大便干结(3-5 日 1 次),排便费力,甚至肛裂 |
| | 患者常因腰膝无力、头晕站立不稳,尤其夜间起夜时易跌倒 |
| | 畏寒肢冷致机体抗邪能力弱,易并发尿路感染(尿频尿痛)、皮肤痈疽 |
三、分型对应中医护理措施(紧扣 “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总治则)(一)上消(肺热津伤证)护理措施1. 饮食护理:
◦ 宜食 “润肺生津” 食物:如梨(蒸食,忌生食)、百合、银耳、麦冬茶(麦冬 10g 泡水代饮);
◦ 忌食辛辣燥热:如辣椒、生姜、羊肉(防加重肺热),每日饮水量控制在 1500-2000ml(避免过量饮水致尿频加重)。
1. 穴位护理:
◦ 按摩:取肺俞穴(宣肺润燥)、鱼际穴(清肺热)、太渊穴(补肺阴),拇指按揉每穴 3-5 分钟,每日 2 次;
◦ 艾灸:若伴干咳无痰,用温和灸肺俞穴,每次 10 分钟,每周 2 次(忌用化脓灸,防耗伤津液)。
1. 中药护理:
◦ 服用 “消渴方加减”(天花粉、黄连、藕汁),药液宜温凉服(清热不伤肺阴),饭后 1 小时服用;
◦ 中药雾化:用桑叶、菊花、金银花煎液雾化吸入,每次 15 分钟,每日 1 次,缓解口干咽燥。
(二)中消(胃热炽盛证)护理措施1. 饮食护理:
◦ 宜食 “清胃养阴” 食物:如苦瓜、黄瓜、冬瓜、玉竹粥(玉竹 15g + 粳米 50g);
◦ 忌食甜腻、辛辣:如蛋糕、油炸食品、白酒,严格控制主食量(每日<250g),少食多餐(每日 5-6 餐,避免单次进食过多致胃火亢盛)。
1. 便秘护理:
◦ 腹部按摩:顺时针揉腹(力度适中),每次 15 分钟,每日 2 次(饭后 1 小时进行);
◦ 中药灌肠:若便秘严重,用大黄、玄参煎液(温凉)低压灌肠,每次 50ml,每周 1-2 次(防肠道损伤)。
1. 穴位护理:
◦ 按摩内庭穴(清胃火)、足三里穴(健脾胃)、曲池穴(清热),每穴按揉 5 分钟,每日 2 次;
◦ 贴敷:将黄连粉用蜂蜜调糊,贴敷于中脘穴,每次 4 小时,每日 1 次(清胃泻火)。
(三)下消(肾阴亏虚证)护理措施1. 饮食护理:
◦ 宜食 “滋阴补肾” 食物:如枸杞、山药、黑豆、桑葚粥(桑葚 15g + 粳米 50g);
◦ 忌食生冷、伤肾食物:如冰饮、螃蟹、浓茶(防损伤肾阴),控制盐摄入(<5g/d,防水肿)。
1. 起居护理:
◦ 避免劳累:忌久站、久行(防腰膝酸软加重),每日保证 8 小时睡眠(养肾阴);
◦ 夜尿护理:睡前 1 小时少饮水,床旁放置便器(防夜间起夜跌倒),每次排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防尿路感染)。
1. 穴位护理:
◦ 按摩肾俞穴(补肾阴)、太溪穴(滋阴要穴)、关元穴(固摄肾气),每穴按揉 5 分钟,每日 2 次;
◦ 艾灸:用温和灸肾俞、关元穴,每次 15 分钟,每周 2-3 次(温补肾阳,防阴损及阳)。
(四)共性护理措施(各分型通用)1. 病情监测:
◦ 血糖监测:每日测空腹(6-7 时)、餐后 2 小时血糖,记录数值(目标:空腹 4.4-7.0mmol/L,餐后<10.0mmol/L);
◦ 并发症监测:每周查足部皮肤(有无麻木、溃疡)、每月查视力(防视网膜病变)、每季度查肾功能(防肾衰)。
1. 中药护理通用原则:
◦ 清热类中药(如消渴方、玉女煎)宜温凉服,补益类中药(如六味地黄丸)宜温服;
◦ 避免与西药降糖药同服(间隔 1-2 小时,防叠加低血糖)。
1. 情志护理:
◦ 指导 “疏肝解郁”:每日练习 “八段锦”(重点练 “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攀足固肾腰”),每次 15 分钟;
◦ 用 “移情易性法”:通过书法、养花转移对 “控糖压力” 的关注,避免情绪过激(怒伤肝、忧伤肺,均加重阴虚)。
四、消渴症分层健康教育(按 “患者 + 家属”“急性期 + 稳定期” 分类)(一)患者核心教育内容1. 饮食教育(分分型指导):
◦ 上消:“润肺饮食口诀”——“梨蒸百合常吃,辛辣羊肉远离,饮水分次适量,每次不超 300ml”;
◦ 中消:“清胃饮食口诀”——“苦瓜黄瓜常伴,甜腻油炸不沾,少食多餐定时,每餐七分饱安”;
◦ 下消:“补肾饮食口诀”——“枸杞山药煮粥,生冷浓茶不入口,夜尿多忌睡前饮,盐少味淡护肾周”。
1. 自我护理技能:
◦ 足部护理:每日用 37-40℃温水泡脚(10 分钟),擦干时重点擦趾缝,穿宽松棉质袜(忌穿紧鞋);
◦ 低血糖急救:随身携带糖果(如硬糖 5 颗),出现 “心慌、出冷汗、头晕” 时立即含服 1 颗,15 分钟未缓解再服 1 颗,仍不缓解就医。
1. 运动指导(辨证选运动):
◦ 阴虚燥热型(上消、中消胃热证):选 “轻缓运动”—— 散步(每日 30 分钟,餐后 1 小时)、太极拳;
◦ 气虚阴亏型(中消气阴证、下消肾阴证):选 “温和运动”—— 八段锦、瑜伽(避免大汗,防耗气伤阴);
◦ 禁忌: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篮球)、空腹运动(防低血糖)。
(二)家属协同教育内容1. 照护配合:
◦ 监督饮食:按分型准备餐食(如中消患者餐中不加糖,下消患者餐中少放盐),避免患者 “偷吃零食”;
◦ 应急协助:学习 “足部溃疡处理”(用碘伏消毒,避免挤压)、“低血糖急救”(协助喂糖、测血糖)。
1. 心理支持:
◦ 避免 “过度关注”:不反复提醒 “你要控糖”,而是用 “一起吃健康餐”“一起散步” 的方式陪伴;
◦ 识别情绪异常:若患者出现 “拒绝服药、暴饮暴食”,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可能是焦虑或抑郁加重)。
(三)稳定期长期管理教育1. 用药依从性:
◦ 中药:“六味地黄丸需空腹服,每日 2 次,不可因‘感觉好转’自行停药”;
◦ 西药:“胰岛素注射后需停留 10 秒再拔针,避免药液外漏,注射部位轮换(腹部、上臂外侧,每次间隔 2cm)”。
1. 定期复查计划:
◦ 稳定期:“血糖每周查 3 次(空腹 + 2 次餐后),足部每月查 1 次,视力每 3 个月查 1 次,肾功能每 6 个月查 1 次”;
◦ 调整期(换药 / 调量时):“每日查 4 次血糖(空腹 + 三餐后),连续查 3 天,记录后带给医生调整方案”。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zghlz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