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标题: 2025 护理高级职称评审面试押题案例及提问解析 [打印本页]
作者: libingccmb 时间: 昨天 14:42
标题: 2025 护理高级职称评审面试押题案例及提问解析
2025 护理高级职称评审面试押题案例及提问解析一、内科押题案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 Ⅱ 型呼衰、应激性溃疡案例背景患者男,76 岁,COPD 病史 20 年,GOLD 4 级,长期吸入噻托溴铵治疗。因 “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加重 3 天,呕血 2 次(共 300ml)” 入院。查体:T38.9℃,P125 次 / 分,R34 次 / 分,BP95/60mmHg,SpO₂82%(鼻导管 2L/min 吸氧);嗜睡状态,口唇发绀,双肺满布哮鸣音及湿啰音;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肠鸣音活跃。
辅助检查:血气分析(吸氧后):pH7.22,PaCO₂85mmHg,PaO₂50mmHg,HCO₃⁻28mmol/L;血常规:Hb92g/L,WBC15×10⁹/L;粪隐血(++++);胸片示双肺感染。
分层提问及解析(含得分关键)1. 病情评估类(核心考 “预警识别能力”)提问:结合 2025 年《基础护理服务规范》,你需立即重点观察哪些指标?哪些信号提示病情恶化?
解析(得分点):
• 核心观察维度(按优先级):
① 呼吸功能:每 15 分钟测呼吸频率(>35 次 / 分提示呼吸衰竭进展)、节律(潮式呼吸预警肺性脑病),动态监测血气(PaCO₂每小时升幅>10mmHg 需气管插管);
② 循环与出血:每 30 分钟测 BP(<90/60mmHg 提示休克)、心率(>130 次 / 分提示失血加重),记录呕血颜色(鲜红→暗红提示出血减缓)及尿量(<0.5ml/kg/h 提示肾灌注不足);
③ 意识状态:用 GCS 评分(<9 分需机械通气),警惕 “嗜睡→昏迷” 的脑缺氧进展。
• 恶化预警信号:SpO₂持续<85%(吸氧下)、GCS 评分下降 2 分以上、呕血次数增加(>2 次 / 小时)。
2. 护理措施类提问:请制定首优及次优护理措施,说明药物配合要点及依据。
解析(得分点):
• 首优措施(气体交换受损 + 出血控制):
① 呼吸支持:改用无创呼吸机(IPAP 10cmH₂O、EPAP 5cmH₂O),维持 SpO₂88%-92%(避免高氧抑制呼吸中枢),每 2 小时检查面罩漏气量(<20L/min);
② 止血护理:遵医嘱予埃索美拉唑 40mg 静推(q12h),建立双静脉通路(一路输平衡盐液,一路备血),禁食水至出血停止后 24 小时。
• 次优措施(感染控制 + 舒适护理):
① 抗感染配合: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静滴(皮试阴性后),滴速控制在 30 滴 / 分(防胃肠道反应);
② 体位管理:取半坐卧位(床头抬高 30°),既减轻呼吸负荷,又避免呕血误吸。
3. 并发症防控类(核心考 “前瞻思维”)提问:该患者易并发哪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何预防及应急处置?
解析(得分点):
并发症 | 预防措施 | 应急处置 |
| | |
| 监测 Hb(<70g/L 输注红细胞),维持收缩压≥90mmHg | 快速输注胶体液 500ml/30min,使用多巴胺升压 |
| | |
4. 管理决策类(核心考 “团队与质量能力”)提问:低年资护士执行无创通气时未固定好面罩,导致患者 SpO₂骤降,你如何处理?后续如何用 PDCA 循环改进该问题?
解析(得分点):
• 即时处理:
① 立即协助重新固定面罩(调整头带松紧度,指插入 1 指为宜),提高氧浓度至 30%,5 分钟后复测 SpO₂;
② 安抚患者及家属,解释原因,避免纠纷。
• PDCA 改进:
① 计划(P):制定《无创通气操作 SOP》,明确面罩固定、漏气量监测等关键步骤;
② 执行(D):开展全员培训(含模拟操作考核),床头张贴操作流程图;
③ 检查(C):每周抽查 3 例患者的通气护理记录,评估达标率;
④ 处理(A):对未达标者一对一指导,将操作质量纳入绩效考核。
5. 学术思维类(核心考 “指南与科研结合”)提问:2025 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指南》强调 “呼吸康复个体化”,你如何为该患者制定出院后康复计划?若开展相关科研,可选取什么选题?
解析(得分点):
• 个体化康复计划:
① 呼吸训练:指导缩唇呼吸(吸呼比 1:2)、腹式呼吸(每日 3 次,每次 10 分钟),根据体力调整训练时长;
② 营养支持:予高蛋白(1.2g/kg/d)、低碳水饮食(避免 CO₂生成过多),联合营养科制定食谱;
③ 随访管理:通过 “互联网 + 护理” 平台每周视频随访,监测肺功能及出血情况。
• 科研选题:
方向 1:《延续性呼吸康复对 AECOPD 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聚焦临床结局);
方向 2:《不同营养干预方案在 AECOPD 患者呼吸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比较》(贴合指南个体化要求)。
二、外科押题案例:高处坠落致多发性损伤(颅脑损伤 + 股骨骨折 + 脾破裂)案例背景患者男,45 岁,施工时从 5 米高处坠落,急诊入院。查体:T36.5℃,P130 次 / 分,R28 次 / 分,BP80/50mmHg,SpO₂86%;意识模糊(GCS 评分 10 分),左侧瞳孔直径 4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瞳孔 3mm、对光反射灵敏;左大腿畸形肿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腹膨隆,左上腹压痛明显,移动性浊音(+)。
辅助检查:头颅 CT 示左侧硬膜外血肿;腹部超声示脾破裂、腹腔积液(约 1500ml);X 线示左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血常规:Hb85g/L,WBC12×10⁹/L,PLT180×10⁹/L;乳酸 4.5mmol/L(正常<2mmol/L)。
分层提问及解析(含得分关键)1. 病情评估类(核心考 “创伤急救优先级”)提问:作为首接护士,你如何快速评估伤情?依据什么原则排序处理?
解析(得分点):
• 快速评估 “ABCDE 法则”:
① A(气道):观察有无舌后坠,立即放置口咽通气管,保持头偏向一侧;
② B(呼吸):听诊双肺呼吸音(排除气胸),予面罩吸氧(8L/min),监测 SpO₂;
③ C(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评估休克程度(BP<90mmHg + 乳酸>4mmol/L 提示重度休克);
④ D(神经):复测 GCS 评分及瞳孔变化(左侧瞳孔扩大提示脑疝风险);
⑤ E(暴露):脱去衣物检查全身,标记损伤部位。
• 处理原则:“生命优先、先重后轻”—— 先处理脾破裂(失血性休克)→ 颅脑损伤(脑疝风险)→ 股骨骨折(避免二次损伤)。
2. 护理措施类(核心考 “急救配合精准度”)提问:术前 30 分钟内需完成哪些关键护理措施?股骨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解析(得分点):
• 术前急救措施(30 分钟黄金时间):
① 循环支持:建立 3 路静脉通路(2 路输平衡盐液,1 路备血),快速补液(首剂 1000ml/20min),目标 BP≥90/60mmHg、尿量≥30ml/h;
② 损伤控制:左大腿用夹板固定(膝关节屈曲 15°,避免过紧影响血运),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每 15 分钟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③ 术前准备:备皮(腹部 + 左下肢)、留置导尿、交叉配血(备红细胞 8U),遵医嘱予头孢曲松钠 2g 静滴(预防感染)。
• 骨折固定注意事项:
① 固定前先检查远端血运(皮温、搏动),固定后再次确认;
② 避免盲目复位(防止血管神经损伤),夹板长度需覆盖骨折上下两个关节。
3. 并发症防控类(核心考 “多器官功能监测”)提问:术后 24 小时内最易发生哪些并发症?如何早期识别?
解析(得分点):
| 并发症 | 早期识别指标 | 监测频率 |
| | 瞳孔不等大(差值>2mm)、GCS 评分下降≥2 分、心率<60 次 / 分 | |
| | 呼吸>35 次 / 分、SpO₂<90%(吸氧 5L/min)、胸片示双肺浸润影 | |
| | 左小腿肿胀(周径增粗>2cm)、感觉麻木、被动牵拉痛 | |
4. 管理决策类(核心考 “跨科协作与沟通”)提问:患者术后出现 ARDS,需转入 ICU 行有创通气,但家属拒绝,认为 “病情已稳定”,你如何沟通?需协调哪些科室协作?
解析(得分点):
• 沟通策略(“知情 - 共情 - 决策” 三步法):
① 知情告知:用通俗语言解释 ARDS(“肺像被水泡满,无法正常换气”),展示血气报告(PaO₂/FiO₂<200mmHg);
② 共情安抚:“我理解你担心 ICU 费用和探视问题,但目前只有有创通气能救他”,告知 ICU 探视制度(每日 2 次视频探视);
③ 辅助决策:邀请 ICU 医生共同讲解,提供成功案例(“上周类似患者经 7 天通气后转出 ICU”)。
• 跨科协作:ICU(通气管理)、呼吸科(肺部感染控制)、骨科(骨折愈合监测)、营养科(肠内营养支持)。
5. 学术思维类(核心考 “循证护理应用”)提问:创伤患者常出现 “应激性高血糖”,2025 年《外科围术期护理指南》推荐目标血糖 4.4-6.1mmol/L,你如何依据循证证据制定护理方案?
解析(得分点):
• 循证依据:检索 JBI 数据库(2023-2025),A 级证据显示:创伤患者术后每 2 小时监测血糖,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输注(比多次皮下注射更精准),联合低碳水肠内营养,可降低感染率 30%。
• 护理方案:
① 血糖监测:术后 6 小时内每小时测指尖血糖,稳定后每 2 小时一次;
② 胰岛素干预:血糖>6.1mmol/L 时启动胰岛素泵(初始剂量 0.1U/kg/h),每小时调整剂量;
③ 营养干预:术后 12 小时启动肠内营养(碳水化合物占比<50%),每日评估营养耐受性。
三、妇产科押题案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孕 35 周)案例背景患者女,32 岁,G3P1,孕 35 周,既往剖宫产史 1 次。因 “无痛性阴道流血 2 小时(量约 800ml)” 急诊入院。查体:T36.8℃,P120 次 / 分,R22 次 / 分,BP90/55mmHg;宫高 32cm,腹围 98cm,胎心 140 次 / 分;阴道仍有活动性出血,色鲜红。
辅助检查:B 超示胎盘覆盖宫颈内口,胎盘实质与子宫肌层界限不清(胎盘植入);血常规:Hb75g/L,PLT120×10⁹/L;凝血功能:PT13 秒,APTT35 秒;胎心监护示 NST 反应型。
分层提问及解析(含得分关键)1. 病情评估类(核心考 “母婴风险双重识别”)提问:你需同时评估母体和胎儿的哪些关键指标?哪些信号提示需立即终止妊娠?
解析(得分点):
• 母体评估:
① 出血监测:用称重法记录出血量(每 15 分钟一次),观察宫缩情况(宫缩乏力会加重出血);
② 循环指标:每 30 分钟测 BP(收缩压<90mmHg 提示休克)、心率(>120 次 / 分提示失血过多),记录尿量(<30ml/h 提示肾灌注不足)。
• 胎儿评估:
① 胎心监护:每 30 分钟一次,关注基线变异(<5bpm 提示胎儿缺氧);
② 生长发育:结合 B 超评估胎儿双顶径(<32 周需促肺成熟)。
• 终止妊娠指征:出血量>1000ml、BP 持续下降、胎心监护出现晚期减速。
2. 护理措施类(核心考 “围术期精准护理”)提问:术前需完成哪些特殊准备?术后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解析(得分点):
• 术前特殊准备:
① 血源准备:备同型血 1500ml,交叉配血标本采集后 30 分钟追踪结果;
② 药物准备:遵医嘱予地塞米松 6mg IM(q12h,共 4 次)促胎肺成熟,备好宫缩剂(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③ 医患沟通:签署 “子宫切除知情同意书”(胎盘植入可能需切除子宫),告知手术风险。
• 产后出血预防:
① 宫缩管理:术后立即双手按摩子宫(节律性按压,频率 100 次 / 分),缩宫素 20U + 生理盐水 500ml 静滴(滴速 20 滴 / 分);
② 出血监测:用称重法记录产后 2 小时出血量(>500ml 为产后出血),观察阴道流血颜色(鲜红提示活动性出血);
③ 植入灶护理:若保留子宫,遵医嘱予甲氨蝶呤化疗(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3. 并发症防控类(核心考 “严重并发症急救”)提问:患者术后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你如何识别并急救?
解析(得分点):
• 早期识别:观察 “三联征”——① 出血(皮肤瘀斑、针眼渗血、血尿);② 休克(BP 骤降、心率>130 次 / 分);③ 实验室指标异常(PLT<50×10⁹/L、PT>18 秒、纤维蛋白原<1g/L)。
• 急救措施:
① 止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10-15ml/kg)、纤维蛋白原(2-4g / 次),遵医嘱予氨甲环酸 1g 静滴;
② 抗凝:若有血栓形成风险,予低分子肝素 5000U 皮下注射(监测 APTT);
③ 器官保护:快速补液(维持尿量≥0.5ml/kg/h),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4. 管理决策类(核心考 “科室质量改进”)提问:科室近半年发生 3 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术后出血,你作为护理骨干,如何牵头制定预防措施?
解析(得分点):
• 流程优化:
① 术前:建立 “凶险性前置胎盘个案管理表”,明确血源准备、药物配置等责任护士;
② 术中:与手术室护士双人核对宫缩剂种类及剂量,确保及时给药;
③ 术后:实施 “出血预警分级”(Ⅰ 级<500ml,Ⅱ 级 500-1000ml,Ⅲ 级>1000ml),对应不同处置流程。
• 培训提升:
① 开展 “胎盘植入护理模拟演练”(每季度 1 次),重点训练 DIC 急救配合;
② 制作 “产后出血护理口袋手册”,包含药物剂量、输血流程等关键信息。
5. 学术思维类(核心考 “护理创新”)提问:结合临床实践,你认为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 “围术期疼痛管理” 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创新改进?
解析(得分点):
• 现存问题:
① 疼痛评估不精准(仅用 NRS 评分,未结合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
② 干预时机晚(术后疼痛剧烈才用药,忽视术前预防);
③ 多模式镇痛未落实(单一使用阿片类药物,副作用多)。
• 创新改进:
① 精准评估:采用 “NRS 评分 + 生理指标 + 行为评估” 三维量表(如疼痛时心率升高>20 次 / 分提示中度疼痛);
② 超前镇痛:术前 1 小时予帕瑞昔布钠 40mg 静推,减少术后疼痛峰值;
③ 多模式干预:术后联合阿片类药物(吗啡)+ 非甾体类药物(布洛芬)+ 康复护理(早期床上活动)。
四、老年科押题案例:老年综合评估(CGA)相关 ——82 岁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案例背景患者女,82 岁,因 “发热、咳嗽 1 周,意识淡漠 2 天” 入院。既往高血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病史。查体:T38.6℃,P110 次 / 分,R26 次 / 分,BP150/90mmHg,SpO₂88%;嗜睡,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双下肢轻度水肿,Barthel 指数 20 分(重度依赖);MNA-SF 评分 8 分(营养不良高风险);GDS-15 评分 10 分(中度抑郁)。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8×10⁹/L,Hb90g/L;血糖 22mmol/L;胸片示双肺肺炎;肾功能:Scr130μmol/L(eGFR45ml/min)。
分层提问及解析(含得分关键)1. 病情评估类(核心考 “CGA 多维度评估”)提问:依据 2025 年《老年护理实践指南》,你需从哪些维度开展 CGA?各维度的评估工具及异常标准是什么?
解析(得分点):
2. 护理措施类(核心考 “个体化照护”)提问:请制定 “感染控制 + 血糖管理 + 营养支持” 的整合护理方案,需体现老年患者特殊性。
解析(得分点):
• 感染控制(兼顾肾功):
① 吸氧:鼻导管 3L/min(避免高流量刺激,老年患者耐受差),每 2 小时翻身拍背(空心掌,力度适中);
② 抗生素:遵医嘱予头孢他啶 2g 静滴(q12h,根据 eGFR 调整剂量,正常剂量减半)。
• 血糖管理(防低血糖):
① 监测:每 2 小时测指尖血糖(老年患者目标 7.8-10mmol/L,不宜过低);
② 用药:予胰岛素泵持续输注(初始剂量 0.1U/kg/h,每小时调整,避免皮下注射漏注)。
• 营养支持(防误吸):
① 饮食:予稠厚流质(米糊 + 蛋白粉),每日热量 2000kcal,分 6 次少量喂食;
② 辅助:进食时抬高床头 45°,进食后保持 30 分钟,使用吞咽功能训练器(每日 2 次)。
3. 并发症防控类(核心考 “老年综合征管理”)提问:患者住院期间易发生哪些老年综合征?如何预防?
解析(得分点):
[size=11.0000pt]老年综合征 | |
| [size=11.0000pt]床头挂跌倒警示标识,床栏拉起,地面防滑,使用助行器(需家属陪同) |
| [size=11.0000pt]每 2 小时翻身,使用气垫床,评估 Braden 评分(<12 分需加强护理) |
| [size=11.0000pt]留置导尿(短期),每日清洁尿道口 2 次,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
| [size=11.0000pt]每日重整用药清单,观察有无皮疹、腹泻(头孢类副作用) |
4. 管理决策类(核心考 “家属沟通与照护指导”)提问:患者女儿因长期照护压力大,提出 “想送老人去养老院”,情绪崩溃,你如何沟通并提供照护支持?
解析(得分点):
• 沟通步骤:
① 共情倾听:“我理解你照顾妈妈这么久,肯定特别累,想哭就哭出来”,递纸巾安抚;
② 问题分析:共同梳理照护难点(如进食、用药、情绪安抚),说明养老院并非唯一选择;
③ 支持提供:介绍 “喘息服务”(社区护士上门照护,每月 4 次)、家庭照护技能培训(如鼻饲操作)。
• 照护指导:
① 用药:制作 “图文用药卡”(附药物照片、剂量、时间),使用分药盒分装;
② 认知训练:每日陪患者看老照片、说家常(刺激记忆);
③ 情绪:播放患者喜欢的戏曲(改善抑郁情绪)。
5. 学术思维类(核心考 “老年护理科研”)提问:结合该案例,老年肺炎患者的 “营养 - 免疫 - 感染” 存在什么关联?据此可设计什么科研课题?
解析(得分点):
• 关联分析:老年患者营养不良(MNA-SF<11 分)→ 免疫功能下降(如淋巴细胞减少)→ 感染易感性增加(肺炎难以控制)→ 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进食减少、消耗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 科研课题:
题目:《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老年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感染控制效果的前瞻性研究》
设计:① 纳入标准:年龄≥75 岁、MNA-SF<11 分的肺炎患者;② 干预组:联合营养科制定高蛋白饮食 + 口服营养补充剂;③ 对照组:常规饮食;④ 结局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感染控制时间、住院天数。
押题逻辑与高频考点总结1. 案例设计依据:
◦ 贴合 2025 年最新指南(如《老年护理实践指南》《基础护理服务规范》),融入多学科协作(MDT)、循证护理等评审热点;
◦ 覆盖 “急危重症急救 + 慢性病管理 + 老年综合征 + 妇产科高危妊娠” 四大核心领域,均为近年评审高频案例类型。
1. 提问范围核心:
◦ 基础层:病情评估(含工具使用)、护理措施(含药物配合);
◦ 能力层:并发症防控(早期识别)、管理决策(团队 / 质量 / 沟通);
◦ 思维层:学术科研(选题 / 循证)、指南应用(结合最新标准)。
1. 得分关键提示:
◦ 所有措施需标注 “依据”(如指南名称、证据级别),体现专业性;
◦ 应急处置需按 “优先级” 排序,避免遗漏致命问题;
◦ 管理类问题需用 “PDCA、个案管理” 等专业工具,展现管理思维。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zghlz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