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标题: 2024妇产科护理面试案例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libingccmb 时间: 11 小时前
标题: 2024妇产科护理面试案例分析
2024妇产科护理面试案例分析
护理之声 李冰整理
一、正高级案例(子痫前期重度合并 HELLP 综合征)案例回顾患者 32 岁,G2P1,孕 34+2 周,头痛、视物模糊 2 天,抽搐 1 次入院;BP180/115mmHg,神志模糊,全身水肿(++),尿蛋白(+++);血小板 85×10⁹/L,ALT120U/L,胎儿生长受限(FGR)。
护理诊断及措施(4 项核心 + 1 项潜在)1. 首优护理诊断:有受伤的风险 与子痫抽搐、意识模糊有关护理措施:
• 环境安全:置单人暗室,床栏拉起(两侧加防护垫),移除床旁尖锐物品(如暖瓶、金属器具),避免声光刺激;
• 抽搐防护:床头备开口器(包裹纱布)、压舌板,抽搐发作时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用压舌板置于上下臼齿间防舌咬伤,禁止强行按压肢体(防骨折);
• 意识监测:每 15 分钟评估意识状态(清醒 / 嗜睡 / 模糊),记录抽搐持续时间、间隔次数(湖南《子痫前期护理路径》强制要求)。
2. 次优护理诊断:急性意识障碍 与重度子痫前期致脑血管痉挛、脑水肿有关护理措施:
• 病情监测:每 30 分钟测 BP(目标<160/110mmHg)、P、R,遵医嘱予 20% 甘露醇 125ml 快速静滴(减轻脑水肿),记录用药后意识改善情况;
• 氧供保障:持续鼻导管吸氧(3-5L/min),维持 SpO₂≥95%,避免脑缺氧加重意识障碍;
• 沟通简化:与患者沟通时用短句(如 “现在测血压”),避免复杂指令,意识清醒后逐步讲解病情(减少焦虑)。
3. 第三护理诊断:体液过多 与子痫前期致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护理措施:
• 液体管理: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每日测腹围、下肢周径(对比水肿变化),遵医嘱予呋塞米 20mg 静推(尿量目标≥25ml/h);
• 饮食指导:予低盐饮食(每日盐<3g),避免腌制品(如咸菜、腊肉),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牛奶,每日蛋白≥1.2g/kg);
• 体位护理:卧床时抬高下肢 15-30°,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避免长时间平卧,防胎盘灌注不足)。
4. 第四护理诊断:有胎儿受伤的风险 与胎盘灌注不足(BP 过高)、胎儿生长受限(FGR)有关护理措施:
• 胎儿监测:每 4 小时听胎心(正常 110-160 次 / 分),每日行胎心监护(NST),评估基线变异(FGR 胎儿需警惕基线平直);
• 胎盘保护:避免 BP 骤降(收缩压<130mmHg 易致胎盘供血不足),拉贝洛尔用药后 30 分钟复测 BP,调整剂量至目标范围;
• 多学科协作:联系超声科每周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测双顶径、腹围),营养科制定 FGR 胎儿专属饮食(每日热量≥2500kcal,增加 DHA 摄入)。
5. 潜在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胎盘早剥、急性肾衰竭护理措施:
• 胎盘早剥预警:每 2 小时询问有无腹痛(持续性隐痛 / 撕裂痛)、观察阴道流血(色暗红 / 伴血块),突发腹痛立即查超声;
• 肾功监测:每日复查 Scr(正常<106μmol/L)、尿量(<400ml/24h 提示肾衰风险),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
• 应急准备:备血 800ml(HELLP 综合征易合并出血),开通双静脉通路(一路输硫酸镁,一路备抢救用药)。
二、副高级案例 1(持续性枕后位合并胎儿窘迫)案例回顾患者 28 岁,G1P0,孕 40 周,宫口开全 1 小时,胎头矢状缝与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持续性枕后位),胎心突降至 90 次 / 分。
护理诊断及措施(4 项核心 + 1 项潜在)1. 首优护理诊断:有胎儿受伤的风险 与持续性枕后位致胎头受压、脐带牵拉有关(胎心<110 次 / 分提示窘迫)护理措施:
• 胎心监护:持续胎心监护(每 5 分钟记录 1 次),标注 “减速类型”(晚期减速需立即干预),面罩吸氧(8-10L/min,改善胎儿氧供);
• 体位干预: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指导 “双手抱膝”(增加骨盆出口前后径 1-2cm,利于胎头旋转),每 15 分钟评估胎头下降情况;
• 应急准备:备新生儿复苏用物(球囊、肾上腺素 1:10000 溶液),通知新生儿科医生到场(做好窒息抢救准备)。
2. 次优护理诊断:急性疼痛 与宫缩过强、胎头压迫盆底组织有关护理措施:
• 疼痛评估:用 NRS 评分量表(0-10 分)每 30 分钟评估疼痛(目标<5 分),避免因疼痛影响配合;
• 非药物镇痛:指导 “深呼吸 - 屏气” 呼吸法(宫缩时深呼吸,间歇期放松),腰骶部热敷(40-42℃,缓解盆底压迫痛);
• 药物干预:遵医嘱予地西泮 10mg 静推(松弛宫颈 + 镇静镇痛,用药后观察呼吸有无抑制)。
3. 第三护理诊断:焦虑 与胎位异常、担心胎儿安全有关护理措施:
• 信息沟通:用 “骨盆出口示意图” 通俗讲解 “持续性枕后位可通过体位调整旋转”,避免说 “胎位不正” 等引起恐慌的表述;
• 家属参与:邀请家属陪伴待产,同步告知胎心变化(如 “现在胎心 120 次 / 分,比刚才好转”),减少家属焦虑传导;
• 情绪安抚:宫缩间歇期轻拍患者肩部,用短句鼓励(如 “你配合得很好,宝宝在努力旋转”)。
4. 第四护理诊断:知识缺乏 与对持续性枕后位处理流程、分娩结局不了解有关护理措施:
• 流程讲解:用 “三步处理法” 告知(体位调整→宫缩调节→手术备用),明确 “旋转成功可阴道分娩,失败再剖宫产”;
• 案例分享:简要提及 “上周类似患者通过抱膝位成功旋转,母婴平安”(避免虚构,基于临床经验);
• 疑问解答:主动询问 “你最担心什么”,针对性回应(如 “剖宫产会打麻醉,不会疼”)。
5. 潜在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护理措施:
• 产后出血预防:胎头娩出后立即予缩宫素 10U 宫体注射,记录产后 2 小时出血量(称重法:血染纱布 - 干纱布重量);
• 感染防控:分娩后用 0.5% 聚维酮碘消毒外阴(从尿道向肛门方向),更换无菌垫,观察恶露颜色(异常臭味提示感染);
• 监测指标:产后每 1 小时测体温(>38℃提示感染)、血压(防出血致休克),24 小时复查血常规(WBC>10×10⁹/L 需警惕感染)。
三、副高级案例 2(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型>)案例回顾患者产后 2 小时阴道流血达 600ml,子宫软、轮廓不清(宫缩乏力)。
护理诊断及措施(4 项核心 + 1 项潜在)1. 首优护理诊断:组织灌注不足的风险 与产后出血(宫缩乏力)致失血量>500ml/2h 有关护理措施:
• 出血监测:用称重法每 15 分钟记录出血量(1g=1ml),观察血液颜色(鲜红色提示活动性出血),触诊子宫硬度(目标:硬如球状);
• 循环支持:开通两路静脉通路(一路输平衡盐液 500ml 快速静滴,一路备浓缩红细胞 400ml),每 30 分钟测 BP、P(收缩压<90mmHg 提示休克前期);
• 宫缩干预:双手按摩子宫(拇指置于宫底前壁,四指在后壁,节律性按压,频率 100 次 / 分),遵医嘱予缩宫素 20U + 生理盐水 500ml 静滴(滴速 20 滴 / 分)。
2. 次优护理诊断:疼痛 与子宫按摩、会阴伤口牵拉有关护理措施:
• 按摩护理:按摩时用无菌纱布垫于宫底(减少直接按压痛),力度以 “扪及子宫轮廓” 为宜(避免过度用力致子宫损伤);
• 疼痛缓解:遵医嘱予布洛芬缓释胶囊 0.3g 口服(产后 2 小时可进食者),会阴伤口用冷敷贴(产后 24 小时内,减轻肿胀痛);
• 体位舒适:取半坐卧位(床头抬高 30°),避免仰卧位(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加重不适)。
3. 第三护理诊断:焦虑 与大量出血、担心生命安全及母乳喂养有关护理措施:
• 信息透明:用 “出血量对比” 告知(如 “现在出血量 100ml,比之前减少”),避免隐瞒病情;
• 母乳喂养指导:告知 “出血控制后可正常哺乳,哺乳还能促进宫缩减少出血”,减少 “不能喂奶” 的担忧;
• 家属支持:让家属参与护理(如协助擦汗、递水),同步告知抢救进展(如 “血已经备好,放心”)。
4. 第四护理诊断:知识缺乏 与对产后出血诱因、自我监测方法不了解有关护理措施:
• 诱因讲解:告知 “产后过早下床活动、情绪激动易加重出血”,指导 “产后 24 小时内卧床为主”;
• 自我监测:教会识别出血加重信号(如 “1 小时湿透 2 片卫生巾”“头晕、心慌”),出现后立即呼叫护士;
• 出院宣教:预约产后 1 周 “湘护理” 小程序随访,提醒复查血常规(Hb<100g/L 需补铁)。
5. 潜在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失血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护理措施:
• 休克预警:观察皮肤颜色(苍白 / 发绀)、甲床充盈时间(>3 秒提示灌注不足),记录尿量(<25ml/h 提示肾灌注不足);
• DIC 监测:遵医嘱复查凝血四项(PT>16 秒、APTT>45 秒提示凝血异常)、血小板(<50×10⁹/L 需警惕);
• 急救准备:备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若出现 DIC 立即启动 “产科 DIC 抢救流程”(湖南危重孕产妇救治标准)。
四、副高级案例 3(卵巢囊肿蒂扭转)案例回顾患者因 “卵巢囊肿蒂扭转” 急诊入院,情绪紧张拒绝手术,担心手术风险。
护理诊断及措施(4 项核心 + 1 项潜在)1. 首优护理诊断:急性疼痛 与卵巢囊肿蒂扭转致缺血缺氧、组织坏死有关护理措施:
• 疼痛评估:用 NRS 评分每 30 分钟评估(目标<4 分),记录疼痛部位(下腹部一侧)、性质(绞痛 / 胀痛);
• 疼痛控制:遵医嘱予哌替啶 50mg + 异丙嗪 25mg 肌内注射(镇痛镇静),避免热敷腹部(加重扭转缺血);
• 体位限制:协助取平卧位,避免随意翻身(防止扭转加重),移动时动作轻柔(减少牵拉痛)。
2. 次优护理诊断:焦虑 与担心手术风险、疾病预后(如影响生育)有关护理措施:
• 沟通疏导:用 “卵巢蒂扭转急救流程图” 讲解(“扭转 6 小时内手术,囊肿坏死率低,术后不影响卵巢功能”),避免专业术语;
• 经验分享:邀请术后康复患者(同病种)通过视频或面对面交流(如 “我术后 1 个月就恢复了,现在能正常上班”);
• 心理支持:允许家属陪伴,用 “深呼吸训练” 帮助放松(吸气 4 秒 - 屏气 4 秒 - 呼气 6 秒,每次 10 分钟)。
3. 第三护理诊断:知识缺乏 与对卵巢囊肿蒂扭转疾病认知、手术必要性不了解有关护理措施:
• 疾病科普:用通俗语言解释 “蒂扭转就像‘绳子缠紧苹果’,不手术会烂掉,手术是‘解开绳子’”;
• 手术流程:告知 “手术时长约 1 小时,全麻无痛,术后 24 小时可下床”,展示手术室环境图(减少陌生恐惧);
• 疑问解答:针对性回应 “术后能怀孕吗”(如 “单侧囊肿手术不影响排卵,术后 3-6 个月可备孕”)。
4. 第四护理诊断:有组织灌注不足的风险 与卵巢囊肿蒂扭转致缺血坏死、潜在出血有关护理措施:
• 循环监测:每 1 小时测 BP、P(收缩压<90mmHg、心率>100 次 / 分提示出血),观察皮肤温度(发凉提示灌注不足);
• 术前准备:快速备皮(下腹部及会阴部,范围上至脐部,下至大腿上 1/3),留置导尿管(避免术中膀胱损伤);
• 血源准备:遵医嘱备血 200ml,交叉配血标本采集后 30 分钟追踪结果(确保血源可用)。
5. 潜在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囊肿破裂、感染护理措施:
• 破裂预警:观察有无突发剧烈腹痛(全腹压痛)、腹肌紧张,若出现立即禁食水,备急诊手术用物;
• 感染防控:术前遵医嘱予头孢曲松钠 2g 静滴(预防感染),术后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渗血渗液及时更换);
• 体温监测:术后每 4 小时测体温(>38.5℃提示感染),遵医嘱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避开伤口)。
补充说明所有护理诊断及措施均紧扣湖南妇产科护理特色:
1. 临床实操:融入 “硫酸镁膝反射监测”“称重法算出血量”“湘护理小程序随访” 等湖南本土化要求;
2. 政策衔接:产后康复、高危随访等措施呼应《湖南省 2024 年护理服务价格项目》;
3. 团队协作:每项潜在并发症均提及 “多学科响应”(如新生儿科、营养科),符合湖南危重孕产妇救治流程。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zghlz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