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标题: 神经系统核心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打印本页]
作者: libingccmb 时间: 昨天 17:02
标题: 神经系统核心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内科护理学第七版・神经系统核心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一、基于教材的核心思考题1. 脑出血患者出现 “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 + 右侧肢体肌力 2 级”,结合教材 Glasgow 昏迷评分标准,如何通过 “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 三维度完成意识评估?该患者若出现血压骤升、心率减慢,提示何种危急并发症?
2. 对比癫痫全面性强直 - 阵挛发作与复杂部分性发作的临床表现差异,依据教材急救流程,发作期为何严禁强行按压肢体或塞入硬物?癫痫持续状态(发作超 5 分钟)的首选药物及给药注意事项是什么?
3. 吉兰 - 巴雷综合征(GBS)患者出现 “对称性肢体无力 + 呼吸频率 32 次 / 分”,结合教材脑脊液 “蛋白 - 细胞分离” 特征,如何通过肺活量监测预判呼吸衰竭风险?机械通气的护理配合要点有哪些?
4. 帕金森病患者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后出现 “剂末现象”,依据教材药物护理原则,该现象的诱因是什么?如何通过调整用药时间、饮食结构改善症状?“冻结步态” 的康复训练技巧有哪些?
5. 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出现 “命名性失语”(将 “帽子” 说成 “袜子”),结合教材语言功能评估规范,如何区分 Broca 失语、Wernicke 失语与传导性失语?针对性语言训练的实施步骤是什么?
二、常见疾病首优护理问题及依据1. 急性脑卒中
[size=11.0000pt]护理问题 | | |
| [size=11.0000pt]脑实质损伤致锥体束功能障碍,表现为肌力下降(如 2 级肌力无法抬离床面) | [size=11.0000pt]教材肌力分级标准(0-5 级)明确瘫痪程度与康复方案的关联,需早期被动训练预防肌萎缩 |
| [size=11.0000pt]语言中枢受损(如 Wernicke 区损伤致听理解障碍) | [size=11.0000pt]教材将失语分为运动性、感觉性等类型,需针对性制定语言训练计划 |
[size=11.0000pt]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风险 | [size=11.0000pt]长期卧床致局部皮肤受压,合并肢体感觉障碍(如对疼痛、麻木感知迟钝) | [size=11.0000pt]教材要求每 2 小时翻身,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尤其关注瘫痪侧肢体护理 |
| [size=11.0000pt]卧床致肠蠕动减弱,排便反射抑制,部分患者因担心用力排便诱发再出血而刻意忍便 | [size=11.0000pt]教材强调便秘是脑卒中再出血的潜在诱因,需常规使用乳果糖等缓泻剂 |
2. 癫痫
[size=11.0000pt]护理问题 | | |
| [size=11.0000pt]发作时意识丧失、肢体强直抽搐,易发生跌倒、舌咬伤、碰撞伤 | [size=11.0000pt]教材明确发作期需移除周围锐器,不可强行按压肢体,防止骨折或关节脱位 |
| [size=11.0000pt]对疾病诱因(如疲劳、闪光刺激)、药物需长期服用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 [size=11.0000pt]教材指出擅自停药可导致发作频率增加,需强调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 |
| [size=11.0000pt]发作不可预测性引发心理应激,担心在公共场合发作被歧视 | [size=11.0000pt]教材纳入心理护理常规,需帮助患者建立疾病管理信心 |
[size=11.0000pt]潜在并发症:脑水肿 | [size=11.0000pt]持续发作致脑代谢增加、缺氧,引发脑组织水肿 | [size=11.0000pt]教材要求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监测颅内压,必要时使用甘露醇脱水 |
3. 吉兰 - 巴雷综合征(GBS)
[size=11.0000pt]护理问题 | | |
[size=11.0000pt]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size=11.0000pt]吞咽肌麻痹致进食困难,呼吸肌麻痹增加能量消耗 | [size=11.0000pt]教材推荐吞咽功能评估分级,严重者需鼻饲喂养保证营养摄入 |
| [size=11.0000pt]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平衡失调,表现为血压波动、心律失常 | [size=11.0000pt]教材要求持续心电监护,警惕高血压与低血压交替出现的危险 |
[size=11.0000pt]有废用综合征的风险 | [size=11.0000pt]肢体瘫痪长期不动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 [size=11.0000pt]教材强调病情稳定后立即开展被动关节活动训练,每日分部位循序渐进练习 |
1. 急性脑出血首优护理问题:有颅内压增高的风险 与脑实质出血致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升高有关
• 依据:
a. 教材明确脑出血后 48-72 小时脑水肿达高峰,可引发脑疝(表现为瞳孔不等大、意识障碍加重),属于致命性并发症;
b. 患者典型表现 “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 为颅内压增高特征性症状,若不及时干预可迅速进展为呼吸心跳骤停;
c. 教材将 “颅内压监测” 列为脑出血护理核心,所有干预措施均围绕 “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疝” 展开。
2. 癫痫持续状态首优护理问题:有窒息的风险 与发作时意识丧失、呕吐物 / 分泌物误吸有关
• 依据:
a. 教材指出癫痫持续状态可导致呼吸肌强直收缩,伴随口腔分泌物增多,误吸发生率高达 60%;
b. 发作期患者吞咽反射、咳嗽反射暂时消失,若未及时清理气道可立即引发窒息,优先保障气道通畅是急救关键;
c. 窒息所致的缺氧会加重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形成 “缺氧→发作加剧” 恶性循环,符合首优问题 “阻断致命性风险链” 原则。
3. 吉兰 - 巴雷综合征(GBS)首优护理问题: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呼吸肌麻痹致肺通气功能障碍有关
• 依据:
a. 教材强调 GBS 患者 30% 可进展为呼吸衰竭,肺活量降至 1L 以下时需紧急机械通气;
b. 患者早期表现为 “呼吸频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若未及时干预可迅速发展为呼吸骤停,是 GBS 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c. 呼吸功能监测(每 2 小时测肺活量)是教材推荐的核心评估手段,直接指导通气支持时机。
三、主要护理问题1. 急性脑卒中四、针对性护理措施1. 急性脑出血(1)首优问题:有颅内压增高的风险• 体位管理:抬高床头 30°,保持头颈部中立位,避免颈部屈曲或扭转,促进颅内静脉回流;
• 脱水治疗配合:遵医嘱快速静脉滴注 20% 甘露醇(125ml/30 分钟内),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监测肾功能及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
• 病情监测:每 15-30 分钟观察意识、瞳孔变化,若出现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立即报告医生(提示脑疝)。
(2)躯体活动障碍护理• 肌力训练:肌力 2 级者协助床上平移肢体,3 级者指导主动抬离床面,每日 3 次、每次 15 分钟,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预防肌萎缩;
• 安全防护:使用床栏防止坠床,转移患者时采用轮椅或平车,避免强行拖拽瘫痪肢体;
• 康复时机:生命体征稳定 48 小时后即可开始早期康复,遵循 “循序渐进、先被动后主动” 原则。
2. 癫痫(1)首优问题:有窒息的风险• 发作期急救:立即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松解衣领,清除口腔分泌物(备好吸引器),防止呕吐物误吸;
• 氧疗支持:给予高流量吸氧(6-8L/min),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95%),若出现呼吸暂停立即行人工呼吸;
• 持续状态处理:发作超 5 分钟时,遵医嘱静脉推注地西泮(10mg/2 分钟内),后续以丙戊酸钠持续静脉输注维持。
(2)用药护理• 药物监测: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者定期监测血药浓度(维持 10-20μg/ml)及肝功能,观察牙龈增生、皮疹等不良反应;
• 依从性指导:告知患者 “药物需服用 2-5 年”,不可擅自停药,使用分装药盒提醒服药时间,避免漏服;
• 诱因规避:指导患者避免疲劳、饮酒、闪光刺激等诱因,女性患者经期需加强监测(激素变化易诱发发作)。
3. 吉兰 - 巴雷综合征(GBS)(1)首优问题:低效性呼吸型态• 呼吸监测:每 2 小时测量肺活量,若降至 15-20ml/kg 或血氧饱和度<90%,立即准备机械通气;
• 气道管理:定时翻身拍背(每 2 小时 1 次),使用振动排痰仪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 机械通气配合:设置潮气量 8-10ml/kg,监测气道压力(<30cmH₂O),每日更换呼吸机管道,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2)吞咽功能障碍护理• 吞咽评估: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分级,3 级以上者给予稠粥、软饭等糊状食物,避免流质饮食;
• 进食护理:进食时取坐位或半坐位,小口慢咽,进食后清洁口腔,观察有无呛咳(警惕误吸性肺炎);
• 营养支持:吞咽困难严重者留置胃管,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如能全力),每日评估胃残余量(>150ml 暂停喂养)。
五、并发症预防1. 急性脑卒中(1)脑疝•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血压(收缩压<160mmHg),避免情绪激动、便秘等颅内压增高诱因;快速输液时速度≤30 滴 / 分,防止血容量骤增;
• 早期识别:出现 “剧烈头痛加剧、呕吐频繁、意识由嗜睡转为昏迷” 三联征,立即报告医生行头颅 CT 检查。
(2)肺部感染• 预防措施:卧床患者每 2 小时翻身拍背,指导有效咳嗽(先深吸气,再用力咳嗽);吞咽困难者及时鼻饲,避免进食时说话;
• 监测要点:每日监测体温、血常规,听诊肺部啰音,若出现发热、咳黄痰,立即送检痰培养。
2. 癫痫(1)舌咬伤与骨折• 预防措施:发作前若患者清醒,可放置牙垫(用纱布包裹压舌板)于上下磨牙间,不可强行撬开口腔;专人守护防止跌倒,抽搐时用软枕保护关节;
• 应急处理:若发生舌咬伤,立即压迫止血并评估伤口深度,必要时缝合;怀疑骨折时制动肢体,行 X 线检查。
(2)药物性肝损伤• 预防措施:服用丙戊酸钠等肝毒性药物者,每月监测肝功能(ALT、AST),避免同时使用其他损肝药物;
• 干预措施:若出现转氨酶升高(>正常 3 倍),立即停药并遵医嘱使用保肝药(如多烯磷脂酰胆碱)。
3. 吉兰 - 巴雷综合征(GBS)(1)呼吸衰竭• 预防措施:每日监测肺活量、呼吸频率,记录呼吸肌力量变化(如抬头、抬腿时间);避免镇静剂过量抑制呼吸;
• 急救准备:床边备气管插管、呼吸机,熟练掌握 “气管插管配合流程”,确保呼吸衰竭时 10 分钟内启动通气支持。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预防措施:持续心电监护,每小时测量血压、心率,避免快速体位变化(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 干预措施:出现高血压危象时遵医嘱用硝普钠降压,心动过缓者给予阿托品,记录用药后反应。
六、健康教育内容1. 疾病认知教育• 病因解读:用通俗语言讲解核心机制(如 “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血液压迫脑组织”“癫痫是脑神经元过度放电”“GBS 是免疫系统攻击神经导致瘫痪”);
• 症状预警:教会识别危险信号(脑卒中:突发头痛、肢体麻木;癫痫:发作前先兆如头晕、幻嗅;GBS:手脚麻木伴无力),强调 “发病 4.5 小时内是脑卒中黄金救治时间”。
2. 生活方式指导(1)饮食管理• 脑卒中患者:低盐低脂饮食(盐<5g / 日,油<25g / 日),多吃芹菜、木耳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
• 癫痫患者:避免饮酒、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食物,均衡摄入钙(如牛奶)、维生素 B6(如鱼类),减少发作诱因;
• GBS 患者:吞咽困难时予糊状食物,恢复期补充高蛋白(如鸡蛋、瘦肉),促进神经修复。
(2)安全与康复指导• 脑卒中康复:出院后坚持肢体训练(如握力球练手、扶墙练走),使用助行器时避免在湿滑地面行走;失语者每日进行 “看图说词” 训练,每次 15 分钟;
• 癫痫安全:避免单独游泳、驾驶,随身携带 “癫痫急救卡”(注明病情、用药);发作时家属需掌握 “侧卧、清痰、不按压” 的急救要点;
• GBS 康复:病情稳定后开展主动训练(如抬腿、伸臂),配合针灸、理疗,每日训练 30 分钟,防止关节僵硬。
3. 用药与复查指导• 用药教育:发放药物手册(如 “阿司匹林预防脑卒中复发,需饭后服防胃刺激”“苯妥英钠不可自行停药,漏服后不可加倍补服”);
• 复查计划:脑卒中患者每 3 个月复查血压、头颅 CT;癫痫患者每 6 个月监测血药浓度;GBS 患者出院后 1、3、6 个月复查神经功能,评估康复情况。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zghlz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