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标题: 2025护理高评面试儿科案例分析高分技巧 [打印本页]
作者: libingccmb 时间: 3 天前
标题: 2025护理高评面试儿科案例分析高分技巧
2025护理高评面试儿科案例分析高分技巧
护理之声 李冰编辑整理
一、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护理案例分析
患儿,男,5岁,因水肿、少尿3d,加重伴血尿 1d 人院。患儿2周前患过“感冒”,未做特殊处理而自行缓解:起病以来精神欠佳,食欲有所减退,睡眠尚可,活动减少,体重增加,大便无明显改变。 体格检查:体温38.2℃,心率100 次/min,呼吸 28 次/min,血压140/90mmHg,患儿神志清楚,精神稍差,眼睑、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呈非凹陷性,呼吸规则,口唇无发绀,双肺未闻及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其他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尿蛋白+,镜下见大量红细胞,WBC3~5/HP;血常规RBC和Hb轻度下降,“ASO”500U、补体C3减少;胸片未见异常。
请思考:
(1)该惠儿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
(2)该惠儿首优的护理诊断/问题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2. 教材与案例 “双向绑定”;注意;不能只讲书本理论,要紧密结合该案例具体信息及数据2.1严格依据第七版《儿科护理学》“急性肾小球肾炎” 章节核心内容,每个结论均需 “教材标准 + 案例数据” 双重支撑。
2.2诊断环节:先明确教材急性肾小球肾炎 “前驱感染 + 水肿 / 血尿 / 高血压 + ASO 升高 / 补体 C3 降低” 诊断四要素,再逐一匹配案例信息;
2.3 护理诊断与措施:先遵循教材 “病情监测 - 体液管理 - 并发症预防” 框架,再结合案例 “高血压、非凹陷性水肿” 个性化调整,避免脱离案例空谈理论。
二、案例问题高分解答(第七版教材 + 案例条件 + 规范表达)1. 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 第七版《儿科护理学》依据(P312-313):
1.1教材依据: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发生于 5~14 岁儿童,典型表现为:①前驱感染史(多为链球菌感染,如感冒、扁桃体炎,潜伏期 1~3 周);②四大主症(水肿、血尿、少尿、高血压);③辅助检查示 ASO 升高(提示链球菌感染)、补体 C3 降低(病后 8 周内恢复正常)。
1.2案例匹配依据:
① 前驱感染:2 周前 “感冒”(符合 1~3 周潜伏期);② 四大主症:水肿(眼睑 / 双下肢)、血尿(加重伴血尿 1d)、少尿(少尿 3d)、高血压(BP140/90mmHg);③ 辅助检查:ASO 500U(升高)、补体 C3 减少、尿蛋白 + 伴大量红细胞→ 完全符合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
1.3高分关键:诊断需含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 限定词(避免漏诊 “急性” 属性),同时列出 2~3 条核心案例依据,不可仅答 “肾小球肾炎”(诊断不完整易丢分)。
1. 首优护理诊断 / 问题及护理措施1.1 首优护理诊断:有高血压脑病的风险-- 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水钠潴留、血压升高有关1.2 首优判定依据:
患儿 BP140/90mmHg(显著高于 5 岁儿童正常范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高血压若未及时控制,易引发高血压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惊厥),属于 “危及生命的潜在并发症”,优先级高于 “体液过多”“活动无耐力” 等诊断.
1.3 针对性护理措施(第七版教材框架 + 案例个性化调整)
三、避丢分与规范答题指南1. 易丢分环节及规避策略• 丢分点 1:诊断漏关键限定词→ 如仅答 “肾小球肾炎”,未加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需严格按教材诊断名称完整表述,结合案例 “2 周前感冒”“ASO 升高” 明确 “感染后” 属性;
• 丢分点 2:首优护理诊断选错→ 误将 “体液过多” 列为首优(虽水肿存在,但高血压脑病风险更紧急),需依据 “是否危及生命” 判定优先级,结合案例血压数据锁定风险;
• 丢分点 3:护理措施不具体→ 如仅写 “监测血压”,未明确 “每 4 小时 1 次”“异常值数据及处理”。
• 丢分点 4:脱离案例谈教材→ 如措施中未提及 “硝苯地平”“低盐 1~2g” 等具体内容,需每个措施均关联案例 “高血压”“少尿”“水肿”,如 “限制液体入量” 对应 “少尿”,“卧床休息” 对应 “血压高 + 肾脏保护”。
2. 规范答题格式模板• 诊断题:“诊断名称(教材依据:第七版《儿科护理学》PXXX 诊断标准)+ 案例依据:①XXX(如 2 周前感冒);②XXX(如 BP140/90mmHg);③XXX(如 ASO 升高)”;
• 护理诊断题:“诊断名称+相关因素(案例依据:XXX)+ 首优理由:XXX(如‘高血压脑病风险危及生命,优先级最高’)”;
• 护理措施题:按 “急症护理--监测 - 干预 - 并发症预防--教育” 分层,每点前加小标题(如 “病情监测”),避免杂乱无章。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zghlz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