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筛查与诊断协助:2024 年 NIA - AA 更新的 AD 诊断标准引入核心 1 类和核心 2 类 AD 生物标志物概念,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 AD 及评估疾病阶段。中国指南推荐 CSF 检查为拟诊 AD 的常规检查,多种 CSF 标志物联合用于 AD 诊断性能更优。护理人员在 AD 早期筛查工作中,要协助医生收集患者认知功能相关信息,如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工具定期评估患者认知水平。对于疑似 AD 患者,做好 CSF 检查的术前准备,包括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缓解其紧张情绪,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头痛、低颅压等并发症。同时,关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如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及时发现早期功能减退迹象,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疾病管理与照护指导:随着 AD 诊断准确性提高,护理工作在疾病管理方面也有新要求。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疾病分期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对于早期患者,鼓励其参与社交活动、进行认知训练(如拼图、阅读、记忆游戏等),延缓认知功能衰退;中期患者逐渐出现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护理人员要协助其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同时注意安全防护,如在房间内设置防滑设施、去除障碍物,防止患者跌倒、走失等意外发生;晚期患者完全依赖他人照护,护理重点在于基础护理,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做好口腔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等。此外,为患者家属提供照护培训和心理支持也十分重要,指导家属正确喂食、协助患者服药、观察病情变化等,缓解家属照护压力,提高家庭照护质量。
《基于社区的阿尔茨海默病三级综合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2025 版)》
社区筛查与宣传:该共识强调基于三级预防理念在社区开展 AD 综合防治。护理人员在社区工作中,承担着 AD 筛查的重要任务。利用数字化筛查工具等对社区中老年人群进行大规模认知功能筛查,提高 AD 早期发现率。同时,积极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社区义诊等形式,向居民普及 AD 的危险因素(如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早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障碍、时间和空间定向力障碍等)及预防方法(如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参加社交活动、进行认知训练等),提高居民对 AD 的认知水平和防范意识。
社区康复与随访:对于社区内已确诊的 AD 患者,护理人员要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家庭照护情况。指导患者在社区康复机构或家中进行康复训练,如运动康复(散步、太极拳等)、作业康复(手工制作、家务劳动等)、认知康复等,并根据患者康复进展调整训练方案。协调社区资源,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支持,如组织志愿者上门协助照护、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等,减轻家庭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患者筛选与术前准备: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等,部分患者为难治性。CAR - T 细胞治疗为此类患者带来新希望。护理人员在患者筛选阶段,协助医生评估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确保患者符合治疗指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向其详细介绍 CAR - T 细胞治疗的原理、过程、预期效果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和恐惧情绪,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等,为治疗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保证患者术前身体处于最佳状态。
治疗过程监测与护理: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并具有初步疗效和安全性的 CAR - T 细胞治疗产品多靶向 CD19 和(或)BCMA 等 B 细胞靶点,主要适用于 B 细胞介导或深度参与的难治性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淋巴细胞清除期,观察患者有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回输 CAR - T 细胞后 2 周内,重点监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等严重不良反应,如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回输后 3 个月内及长期监测随访阶段,定期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评估治疗效果,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生活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同时,强调多学科协作,与医生、检验人员、康复治疗师等密切配合,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