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标题: 护士节特刊 |护佑生命,抗“疫”留痕之赵甜甜 [打印本页]

作者: hgsb19017    时间: 2020-5-12 10:54
标题: 护士节特刊 |护佑生命,抗“疫”留痕之赵甜甜
本帖最后由 hgsb19017 于 2020-5-12 10:55 编辑



今年是全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年,也是现代护理学创立者南丁格尔诞辰 200 周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即将迎来“5.12”国际护士节。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传承南丁格尔精神,根据中华护理学会、省卫生健康委的有关要求,特推出5.12宣传抗疫典型的系列文章。




生活中的赵甜甜
赵甜甜与第一位出院患者的合影


往年的春节都是合家欢聚,热热闹闹的,但今年的春节有些不一样,因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全国人民都安静的待在家,不走亲,不访友。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医务工作者奔向武汉,我也紧随着逆行者们的步伐,于2020年2月2日加入了江苏省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匆匆赶往武汉。

上班第一天,我护理了一个气管插管和一个无创呼吸机的病人,对于作为ICU护士的我而言,护理这两位病人并不算困难,但在这里,我却十分吃力。由于带着五层手套,对病人进行血气分析采集的时候很难采集,需要很用力才能摸到动脉搏动,采集静脉血更是困难。第一次进仓,没有任何准备及经验,我们带的护目眼镜完全模糊了,根本看不清东西,只能透过雾气流淌下来的一条缝隙,来找血管采集血标本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我全身都汗湿了,又闷又热,缺氧到头痛,但为了不浪费身上这一身防护用具,也硬是咬牙坚持到下班。下班后坐在回宾馆的大巴车上,大家都很疲倦,队友开玩笑地说自己穿着防护服,几次要吐硬是咽了下去,只为了不浪费防护服,虽然说的轻松,但我们都知道这其中的痛苦。


2月10日拍摄于武汉同济中法新城院区C8西,赵甜甜工作期间

我管组的患者里有一位老奶奶,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情绪比较低落,不愿意交流,因此我除了耐心照料奶奶的病情与生活,更加注重对奶奶的心理护理,一有时间,我就经常去看望她,陪她说说话,帮助她上厕所、下床活动,后来奶奶也开始跟我交流,并主动告诉我们她的需求。

我知道呼吸机、鼻饲管、导尿管这些冷冰冰的东西会让病人烦躁,恐惧,因此我们只有让病人感受到关爱,感受到希望,她们才能更顽强地抵抗病魔,并最终战胜它。

一天,老奶奶说想吃水果,于是我便将黄瓜、西红柿用热水洗净切成小块后,端给奶奶吃,奶奶很开心,胃口也不错,将我准备的水果全部吃完,还对我竖起了大拇指,不停地谢谢我,夸我们都是好样的。看着奶奶很开心地吃着我准备的东西,我比自己吃还要高兴100倍。这一刻,我觉得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尽管做完这些小事后的我早已全身汗湿,气喘吁吁了,但是看见她们的笑容,我又充满了力量。

武汉同济中法新城院区的患者为赵甜甜竖起大拇指

时间飞逝,3月25日,我们完成了在同济中法新城院区的使命。实现了零死亡,零感染的目标,成功的治愈了一批又一批的患者。

经过短暂的休整,3月30日,我们转战肺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在这里,每一位病人病情都非常危重,每个病人都有气管插管和各种动静脉置管,连接着各种药泵,其中还有三台ECMO,数台CRRT机。除了感觉到非常忙,非常累之外,来到重症监护室的我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很多仪器虽然没见过,但原理相同,我很快便适应了这种工作环境。

在这里我们定时为危重患者翻身,吸痰,口腔护理,根据医嘱两小时查一次血气或查一些血标本,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出入量等等。每天的工作下来,大家都精疲力尽,但都互相鼓舞,坚持完成了工作。

4月初,看到陆续有医疗队完成抗疫使命,返回各自的家乡,看着湖北人民为他们送行,各个地区都以最高规格的仪式迎接英雄回家,我几度泪目。与此同时,我们还坚守在重症的岗位上,继续着我们的使命,好多亲人朋友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跟她们说:“我们ICU护士是这场战疫主力军,负责重症组的我们还要留下来继续战斗,等这场战争完全胜利,我们就可以回去了!

终于在4月10日,我们再次出色的完成了我们的使命,依旧是零死亡,零感染。同时还成功的为两位病重患者撤下了ECMO,大家都非常高兴与自豪。

记得刚到武汉时天气很冷,我们还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现在已经开春了,江边的柳树发了芽,樱花盛开了,就连江边的风也温和了许多,武汉的春天来了。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武汉的疫情得以控制。

4月12号,我们圆满完成了支援武汉的任务,带着胜利平安凯旋。



转载自句人医护理之家微信公众号
护理之声编辑部
2020年5月12日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zghl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