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标题: 11部位发文,鼓励二级医院转型护理院 [打印本页]

作者: libingccmb    时间: 2018-7-11 13:05
标题: 11部位发文,鼓励二级医院转型护理院
来源:医学界  作者:子不语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目前带病生存老年人数量日渐庞大——60岁及以上人口达2.4亿;近1.5亿老人患有慢性病;近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护理服务……

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由专业的医生、护士与医疗护理机构为其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但我国在这方面却存在巨大短板。此前一项老年人口社区服务需求调查显示,位列需求前三位的分别是:上门看病服务、居家照料和护理康复。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亟待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医疗护理体系。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划出未来两年护理事业发展路线图。这也是国家层面对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所做的首个顶层设计。


“《意见》之所以定位为‘护理服务业’,是因为这既聚焦了护理事业发展问题,更有护理产业发展部分。希望进一步推动护理事业向纵深发展、改革与创新,让护理事业贴近社会,促进护理产业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司局副局长焦雅辉如此解释文件出台的初衷。

根据《意见》,到2020年我国要达到以下目标:

  ——护理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平台、居家为基础的护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急性期诊疗、慢性期康复、稳定期照护、终末期关怀的护理服务格局基本形成。护理服务业快速增长,护理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护理队伍得到长足发展。护士队伍的数量、素质、能力基本能够适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注册护士总数超过445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超过3.14人,医护比不低于1:1.25,基层医疗机构护士总量超过100万。形成一支由护士和辅助型护理人员组成的护理从业人员队伍,从事老年护理、母婴护理的护理人员数量显著增加。

  ——护理服务供给更加合理。医疗机构护理服务有序合理,分工协作更加紧密。护理院、护理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安宁疗护机构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数量显著增加,康复护理、老年护理、残疾人护理、母婴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供给不断扩大。社区和居家护理服务得到进一步发展。

  ——护理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护理学科建设得到加强,专科护理水平不断提升。康复护理、中医护理、老年护理、母婴护理、居家护理和安宁疗护等服务能力有效提高,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鼓励社会办医,一二级医院可转型为护理机构

“将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投入护理服务业领域。同时,充分发挥行业管理和自律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护理服务行业协会,加强人才培养,制定标准规范等。”焦雅辉表示。

《意见》提出,将按照分级诊疗制度和医疗联合体建设要求,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通过鼓励和推动社会力量举办护理机构或者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等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扩大老年护理、残疾人护理等服务供给。

事实上,“鼓励一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机构”并非新提法。

早在2016年,北京市发改委等9部门就率先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北京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启动首批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机构转型。2017年,上海出台《上海市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鼓励部分二级医院、社会办医疗机构、企业医院转型为护理院,鼓励三级医院发展老年医学专科,支持部分二级医院向康复医院或护理院转型。

但由于我国的医疗机构主要收入来源于药品,而康复治疗多采用物理手段,并不能为医疗机构带来这部分收入,导致我国的康复三级体系建设极不完善,我国分级诊疗远未落地,二级医院向护理机构转型成功的样本并不算多。

此次《意见》首次提出了院内院外连续性护理服务的概念及职责划分——三级医院主要提供疑难、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服务,加强护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二级医院等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护理院、护理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安宁疗护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等主要提供日常医疗护理、老年护理、残疾人护理、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

焦雅辉强调,护理服务体系要跟分级诊疗相匹配,实现分级与分层。

此外,《意见》还指出,要鼓励二级以上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机制,接续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与养老机构的紧密对接,为老年人提供护理、康复、慢病管理、中医保健等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按规定举办医务室、护理站等,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鼓励有条件的接续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日间照护、居家护理和家庭病床。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促进大型医院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帮扶带动接续性医疗机构和基层护理服务能力提升。

护士要涨薪了!重点向基层护士倾斜

“不少地区在第一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面,护理服务的纵向调整幅度较大。但是,横向比还是不能体现护士劳务价值。”焦雅辉表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方面,当务之急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价格和薪酬是关键。

《意见》明确,要科学核算护理服务成本,合理制定和调整护理服务价格,逐步理顺护理服务比价关系。同时,推动研究核算居家护理服务、长期照护服务等服务成本,合理确定服务价格。此外,要建立健全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逐步完善激励机制,突出岗位职责履行、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医疗质量安全、医疗费用控制、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将考核结果与护士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时提出,在绩效分配、职称晋升、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基层护士倾斜,调动基层护士队伍积极性。

焦雅辉强调,虽然是市场定价,但是政府要有必要的干预措施,提供合理参照,为加快发展护理服务业提供政策支撑。

规范创新“互联网+护理”模式

此次《意见》明确,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即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实现二级以上医院优质护理全覆盖,要求医院利用信息技术,为患者提供全流程、无缝隙、专业便利的智慧护理。

但此前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地悄然兴起“共享护士”的医疗模式曾引发公众热议。

对此,焦雅辉回应称,“共享护士”是公众比较通俗的叫法,规范叫法是“互联网+护理服务”,社会上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有实际需求。第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北京、天津、广东开展了护士区域注册的试点;第二,在全国建立了医疗机构医师和护士的电子化注册系统,护士注册更加方便,而且接入了国家政府网站,百姓可以实时了解护理人员的资质;第三,全国很多省份出台了政策,允许建立家庭病床,将其视为合法的医疗行为。

人才培养瓶颈待破解

目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不断提高,但是心血管疾病、慢性病以及阿尔茨海默症的出现却也使得护理需求不断提升。以美国为例,仅阿尔茨海默症的专业医疗护理已经造就了一个超过200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各类专业医疗护理机构也极为常见,而我国却依旧是一片空白。

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养老产业资深专家学者乌丹星认为,在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面前,护理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虽然《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护理人才的专业培养,但护士培训仍以“临床实习基地”为主,要真正实现持续性护理,服务的重心应该放在院后,而不是院前及院中。“护士助理,护理员,康复治疗师,社工,心理咨询师等,谁来培训,谁来监管,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此外,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产业支付体系也是一大难点。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试点长期照顾险,但医保,社会长照险,商业长照险,个人社会和政府如何共担,还需进一步明确。

相关链接:
《关于印发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http://www.nhfpc.gov.cn/yzygj/s7659/201807/1a71c7bea4a04d5f82d1aea262ab465e.shtml
《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说明
http://www.nhfpc.gov.cn/yzygj/s7659/201807/257b5617f77f4aaf93ea331a6b876fec.shtml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zghl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