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标题: 三生三世,目标为零——记护士针刺伤 [打印本页]

作者: xrzhgs0212    时间: 2018-5-3 20:16
标题: 三生三世,目标为零——记护士针刺伤
本帖最后由 xrzhgs0212 于 2018-5-3 21:06 编辑

三生三世,目标为零
——记护士针刺伤的防护

中国护理之声助理编辑  xrzhgs0212  清菡

   


导读:美国440万医务人员中每年针头或医疗锐器刺伤人数达80万,护士每年发生80~100万针刺伤。
      全球每年约有300万医务人员暴露在血源性病原体中。
      中国据报道每年至少有150万次针刺伤发生。

      经调查,全球63家医院针刺伤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职业分布护士占66%。
      护士是发生针刺伤的高风险人群。

    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医院感染培训班,其中来自唐都医院血液科的王黎红护士长讲了一堂关于护士针刺伤的课,让我很受触动,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发生在小编身边的三个案例来重新关注“护士针刺伤”。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王护士长的课件资料。

【案例1】
  护士小袁在进行晨间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拔出的采血针头放入治疗盘的小污物杯时被翘起的污染针头刺伤。回到护士站初步处理伤口后发现该患者是HBV阳性,于是紧张得大哭。护士长上班后按职业暴露上报院感科,采取相应的检查和预防治疗。

【案例2】
护士小李在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拔出的针芯准备放入治疗盘的污物盒时被走动的家属撞了一下,污染针头划伤了小李的手。该患者血源性传染病检查均为阴性,按污染针刺伤处理。

【案例3】
护士小杜在进行静脉输液前的操作准备,整理擦拭治疗室操作台面时被玻璃碎屑扎伤手指,常规处理伤口。

什么是针刺伤?
针刺伤是指由针头所引起的损伤。如:皮下针、采血针、静脉留置针,是临床锐器伤中发生率最高的损伤。

针刺伤的危害:
1.感染危害:一个被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头可以传染超过20种血液疾病,包括乙肝、丙肝
             和艾滋病。
             在职业暴露中,针刺伤的发生率最高,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危害!
             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

             远远大于其他途径皮肤、粘膜的传染,约占80%。
             发生职业暴露后感染的几率:HBV6-30%,HCV3-10%,HIV0.2-0.5%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
            
             医务人员感染HBV是普通老百姓的5-6倍!
2.心理危害:针刺伤发生后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压力。
3.经济危害:针刺伤后的相关检查和治疗产生的费用负担。
4.社会危害:血源性传染性疾病存在着从患者到医务人员,

             再从医务人员到患者的双向传播途径。
             职业暴露成为我国医院感染的突出问题。

针刺伤,已经成为护士群体的最大职业危害你还停留在像上述三个案例中的错误行为中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护理行为中针刺伤的危险动作:

1.双手回套针帽



2.锐器盒的不规范使用


3.医疗废物的二次分拣!


4.裸手(不戴手套)操作


5.输液连接不规范


6.徒手分离污染针头和注射器
                        

7.手术中直接传递器械


   

护士姐妹们,赶快停止这些危险动作,让我们来一个三生三世的约定:护士针刺伤零发生!

           

         为了这个约定,更为了保护我们的纤纤玉手和健康,我们需要这样做:


一、正确使用锐器盒
1.注射器使用后针头立即利用锐器盒进行分离丢入锐器盒内。


2.改进锐器盒,由大容量的锐器盒改成可以放在治疗盘中的小容量锐器盒,随时一次性分离污染针头,减少二次分离处理中的针刺伤。



二、规范操作:



、个人行为改变:
1.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
2.使用和处理前,禁止用手弯曲或破坏针头
3.禁止用双手回套针帽,必须要戴帽时用单手操作
4.禁止直接传递锐器,手术中锐器用弯盘或托盘传递,尽量减少搬动。
5.禁止徒手携带裸露针头等锐器。
6.禁止消毒液浸泡针头,及时将使用后的针头等锐器立即丢弃到锐器收集容器内。
7.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避免二次分拣。

四、安全型输液、注射用具的使用:
    2016版INS标准建议:应首选结构简单、透明的利用螺口连接的无针输液接头。提倡钢针零容忍!使用安全的输液工具,如:密闭式无针连接安全型留置针、预充式导管冲洗器、Q-syte接头等。





在护理职业生涯中,愿各位上仙保护好自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作者: hgs160408    时间: 2018-5-3 21:16
谢谢老师
作者: lzyysss12    时间: 2018-5-7 21:56
谢谢老师详细讲解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zghl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