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17年5月10日
主持人:宋树立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
嘉 宾:刘利群 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副巡视员
郭燕红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
吴乾渝 上海市卫计委副主任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我们5月份的例行新闻发布会。5月19号是世界家庭医生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我们医改服务群众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去年5月份,国务院医改办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的服务指导意见》,就在上个月我们委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推进会。为了让大家更好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关情况,今天请来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副巡视员刘利群,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吴乾渝,一会儿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2017-05-10 09:44:29
主持人:
今天另外一个主题,5月12号是国际护士节,我们常说3分治疗,7分护理,护士护理工作在辅助医生治疗康复这些服务当中,在为病人提供护理帮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日子里,我们希望对护士工作,对护士兄弟姐妹有更多一分的理解,有更多一分的关心。今天请来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生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向大家介绍我国护理工作有关情况。
现在我们按照发布会的议程,首先请刘利群副巡视员向大家通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有关情况。2017-05-10 10:03:36
刘利群:
各位媒体界朋友,大家上午好。
2016年5月,国务院医改办等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正式全面启动。国际国内经验表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有利于满足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有利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也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所带来健康新挑战的重要举措。2017-05-10 10:03:49
刘利群:
目前,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已有27个省(区、市)印发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性文件或实施方案,整体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体系初步建立。有关部门和地方制定了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体系。
二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已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每个街道都有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群众可就近获得医疗卫生服务。2017-05-10 10:07:43
刘利群:
三是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得到加强。我们大力加强“5+3”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实施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项目,开展全科医师特岗计划试点,推进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推行医师多点执业,有效充实了家庭医生队伍。
四是群众获得感得到提升。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地区,城乡居民就诊下沉效果逐步显现,健康管理效益逐步提升,“家庭医生朋友”的概念和“贴心人”服务模式深入人心。2017-05-10 10:08:16
刘利群:
2011年至今,根据中央确定的方向和原则,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了大量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概括起来,主要形成了以下5种经验和模式。2017-05-10 10:08:35
刘利群:
一是上海市“1+1+1”签约服务模式。即居民在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签约,形成“1+1+1”的签约组合。2017-05-10 10:09:01
刘利群:
二是江苏盐城大丰区“基础包+个性包”签约服务模式。为签约居民提供包括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在内的免费基础性服务,针对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提供个性化服务,形成“梯度结构、种类合理、特色明显、内容丰富”的服务包。2017-05-10 10:09:11
刘利群:
三是浙江省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模式。卫生与财政、医保、价格、人事薪酬等政策联动,出台系列激励机制,保障家庭医生向签约居民提供“医养护一体化”服务。2017-05-10 10:09:24
刘利群:
四是福建省厦门市“三师共管”签约服务模式。以慢病为突破口,以老年人为重点,由基层家庭医师、健康管理师和大医院专科医师共同组成“三师共管”团队,为居民提供签约服务。2017-05-10 10:09:40
刘利群:
五是安徽省定远等县“按人头总额预付”签约服务模式。组建县乡村三级医疗共同体,通过城乡居民医保资金按人头总额预付,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分配激励机制,实现患者下沉基层,乡村医生收入与签约数量、质量和效果挂钩。2017-05-10 10:09:54
刘利群:
今年4月,我委在上海召开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了各地工作经验。近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务院医改办联合印发《关于做实做好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对今年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10个方面工作要求。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目标是:在全国85%以上的地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人群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力争实现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覆盖。2017-05-10 10:10:23
刘利群: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重点要解决好“两个积极性”问题。一是要调动群众参与签约服务的积极性。鼓励各地结合实际,为签约居民提供预约门诊、优先转诊、慢病长处方、家庭护理、健康管理等差异化服务措施。在医保方面,通过提高报销比例、连续计算起付线等医保优惠措施,引导居民主动签约。同时,要不断改善基层服务条件,加强基层与医院的上下联动,让签约居民就近享有优质医疗服务。今年我委启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增强老百姓的信任度。2017-05-10 10:10:36
刘利群:
二是要调动医务人员开展签约服务的积极性。围绕“两个允许”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充分发挥绩效分配制度的正向引导作用。在编制、人员聘用、在岗培训、评奖推优、职称晋升等方面重点向承担签约服务工作的人员倾斜,为家庭医生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2017-05-10 10:11:12
刘利群:
另外,我们也要加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力度,今年5月19日是世界家庭医生组织确定的第七个“世界家庭医生日”,我委专门印发了通知,要求各地在“世界家庭医生日”前后集中举办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希望媒体界的朋友协助我们加强宣传,提高城乡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更好地利用好家庭医生服务,让更多的群众从中受益,在你们的身边找到自己的家庭医生。2017-05-10 10:12:41
主持人:
谢谢刘利群副巡视员,“我和家庭医生有个约定”,我们一起来和我们的家庭医生建立更好的良好互动关系,享受医改给我们带来的健康和实惠。
下面,有请郭燕红副局长给大家通报一下全国护理工作的有关情况。2017-05-10 10:14:17
郭燕红:
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后天是国际护士节,借这个机会非常感谢媒体朋友们对护士和护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也特别高兴能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国家护理事业发展的有关情况。
就像刚才树立司长说的,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应该说护士和护理工作看似平凡,但在协助诊疗、救治生命、维护健康、减轻痛苦、促进康复、增进医患和谐等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日常的医疗护理工作中,还是在重大自然灾害、疾病流行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广大护理工作者恪尽职守、救死扶伤、敬业奉献,应该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获得社会好评,患者赞誉、政府肯定。所以,我们经常把“白衣天使”这个美誉送给我们的护士们。
明天,我委要召开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会上将通报表扬一批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委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为两条主线,积极推进护理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05-10 10:25:34
郭燕红:
一、护士队伍不断壮大,素质和专业能力得到提高。截至2016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50.7万,占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的42%,较2010年增长了71.2%,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10年的1.52提高到2016年的2.54。全国医院医护比由2010年的1:1.16提高到2016年的1:1.45。2016年,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数达到69.6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65.1%。护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逐步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2017-05-10 10:28:33
郭燕红:
二、护理服务不断改善,更加贴近社会和群众需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广大护士为患者提供规范、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病痛,加速康复进程,提高医疗效率与效益,满足群众身心健康需求。截至2016年底,优质护理服务实现了三级医院全覆盖,88.2%的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医院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更多的人民群众从中受益。2017-05-10 10:29:55
郭燕红:
三、护理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逐步调动了护士积极性。各地及医疗机构按照深化医改和护理改革发展的工作要求,不断改革创新护理管理体制机制,在护士人力资源配置、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科学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面探索实践,取得一定成效。通过设立特殊护理岗位津贴、提高护理夜班费,提高一线护士薪酬待遇,改善护士工作条件等措施,努力为护士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将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向临床一线倾斜,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2017-05-10 10:30:04
郭燕红:
四、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为主动适应疾病谱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有的地区和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逐渐延伸至社区和家庭,积极创新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老年护理、慢病管理、长期照护、康复促进、安宁疗护等服务,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2017-05-10 10:30:13
郭燕红:
今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年”,也是我委“工作落实年”。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健康中国建设战略要求,大力推进护理事业改革发展,持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2017-05-10 10:30:24
郭燕红:
一是加大各地对护理工作的重视力度。要求各地认真谋划护理事业改革与发展,继续大力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合力,争取有利于护理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支持。明天将要召开的护理工作会,就是在进一步总结前期护理工作发展成绩的基础上,为下一步的护理工作提出工作要求。2017-05-10 10:33:11
郭燕红:
二是贯彻落实《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导各地切实落实好“十三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推进护理工作改革发展,显著提高群众获得感。2017-05-10 10:33:22
郭燕红:
三是持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应对患者和群众健康需求,持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大力发展康复护理、老年护理等,满足不同人群健康需要。2017-05-10 10:33:37
郭燕红:
四是“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完善科学的护士薪酬分配机制,实现护士同岗同酬同待遇,调动广大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积极发展护理相关产业。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要,发展老年护理以及支持开发和创新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种类丰富、安全便利的护理、康复、生活照料等相关产品用品、设备设施和服务。拉动经济增长、扩大消费需求、满足老年人健康需要,为健康老龄化作出贡献。六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宣传各地和医疗机构推进护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典型经验;树立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护士、爱护护士、关注健康、重视护理的良好氛围。
最后再次感谢广大媒体朋友对护理工作和护士队伍的关心和重视。谢谢大家!2017-05-10 10:33:47
主持人:
谢谢郭局长。无论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还是护理工作都涉及全人群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希望大家更加的关注我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和护理工作,也更加关心家庭医生和护士。
下面进入提问阶段,请大家举手示意,提问之前通报所代表的媒体。开始提问。2017-05-10 10:34:05
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记者:
我的问题是有关护理事业的发展的。在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当中,疾病谱的变化也在不断加快,老龄化不断增强。去年发布“十三五”的护理发展规划也是提到进一步丰富护理事业的新内涵。请问郭局长,下一步在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方面有没有具体的新措施?谢谢。2017-05-10 10:35:37
郭燕红:
谢谢新华社的记者朋友。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形势下,护士和护理工作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刚才跟大家介绍了在“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护士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在当前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护士队伍这个主力军的作用,应该说是摆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2017-05-10 10:42:07
郭燕红:
去年,我委印发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在“十三五”时期我们在护士队伍建设以及拓展护理服务领域等各方面要达到的一些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在规划纲要当中我们明确提出了要到2020年全国注册护士总量保守来讲达到445万。其实现在往回推,每年护士的增量都在25到26万。其中在基层、康复、慢病管理以及基层医疗服务中的护士要增加到100万。而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护士配备也有明确的最低要求,我们要求三级医院全院护士与实际开放的床位比不能低于0.8:1。二级医院全院护士与实际开放的床位比不低于0.7:1,通过这些指标提高医疗机构对护士配备的标准和要求。2017-05-10 10:45:35
郭燕红:
同时,我们还提出了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和加强护理科学管理的一些重点任务。这里面包括落实好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要增加护士总量,满足临床需求;还要完善护士的培训制度,特别是在专科领域当中建设和发展好一批专科化的护士队伍和护理骨干,来提升护士的职业发展空间。在护士的管理当中,要加强科学管理以护士为本,以人为本,调动好护士的积极性,激发广大护士的活力。2017-05-10 10:45:48
郭燕红:
近期,我委还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促进护理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明天会发到会上进行进一步征求意见。这个《意见》从护士的教育培训、薪酬待遇、护理价格、职称晋升、职业发展等各方面争取政策支持,为稳定和发展护士队伍搭建好政策支持的平台。明天将表扬和通报一批护理集体和个人,通过表扬和激励进一步增强护士工作的荣誉感,激励大家在临床一线更好的为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作出贡献。谢谢。2017-05-10 10:45:58
郭燕红:
明天在我们的大会介绍当中,还会有一个典型发言,是厦门“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而“三师”当中最贴近社区患者的健康管理师大部分就是来源于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经过培训以后她们与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一道来对慢病病人提供签约慢病管理服务。所以在社区、在基层、在慢病管理以及包括在医养结合长期照护等方面都是护理和护理工作拓展的领域和空间。2017-05-10 10:45:58
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一个家庭医生问题,也是人才问题。其实刚才讲到护士是短缺,家庭医生在人才方面有全国性的短缺,请问国家卫计委在解决家庭医生缺人这个问题上有什么打算。另外,我们在上海采访的时候,发现上海老百姓对于家庭医生的服务从质或者是量都是比较满意,上海市在解决人才问题上怎么做的,质量是如何保证的?谢谢。2017-05-10 10:49:07
刘利群:
人才问题是制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关键问题和瓶颈问题,近些年来采取了一些措施,重点有三方面:一是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我们已经启动实施了全科医生“5+3”的规范化培训和“3+2”的职业助理全科医师的培养,来充实家庭医生队伍。过去几年我们已经培养了3.7万“5+3”培训的全科医生,全国现有全科医生不到21万,与满足卫生服务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加强在岗人员培训,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有300万人,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发挥他们在签约服务中的作用。三是发挥其他渠道医生的作用。比如鼓励医生多点执业,鼓励退休医生经过一定的培训,加入签约团队中,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主要是这三个途径。
具体上海也有一些措施,请吴主任介绍。2017-05-10 10:56:34
吴乾渝:
谢谢中央台媒体朋友的提问。其实刚才刘司长这里已经在面上作了全面的介绍,我想在这里把上海具体做法,根据国家的要求向大家介绍。你提到的问题,在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上海作为一个家庭医生首先必须是全科医生,上海全科医生有7000多人,已经超过了国家2020年每万常住人口2名全科医生目标要求。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对健康管理需求高,上海市政府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我们在2020年要实现每万常住人口配备4名全科医生。全科医生不仅管医疗,还要管健康。虽然我们现在有比较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仍然有近3000多名全科医生的缺口。前面说到上海对家庭医生的准入是比较严格,必须经过系统化、规范化培训,包括专科医生可以经过严格的转岗培训,经过严格的考试,并注册为全科医生后才成为合格的家庭医生。所以对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政府的重点工作。我们主要是六个方面来实现这个目标。2017-05-10 10:57:06
吴乾渝:
第一,抓全科医生培养环节。上海市在2006年启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在2010年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启动的时候,全科医生除了大学院校理论学习以外,还必须完成市级临床实训基地和社区教学基地的实训。我们统计了一下,从2010年到现在累计招录2000多名学员中,900多名完成了培训,而且下沉到社区。2017-05-10 11:04:56
吴乾渝:
第二,抓培训环节。我们对在岗家庭医生每年都要进行岗位培训。家庭医生以团队的形式提供服务,核心是家庭医生,还有公卫医生、护士、行政助理。我们每年都会派出家庭医生到国外进行研修、交流和学习,把一些做的比较早的国家好的经验和理念带回来。2017-05-10 11:07:41
吴乾渝:
第三,刚才刘司长提到,今年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我们要对全科医生进行全员培训,鼓励全科医生拿“四证”,包括心理资源师、康复师、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另外,要建立一个留住人的制度。首先,建立符合基层服务特点的薪酬改革制度。上海在第三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进行了创新和改革,效果比较明显。建立家庭医生职业发展评审单列制度,同时提高中级和高级职称比例,畅通全科医生职业发展生涯。我们在远郊和农村地区,较早时期就做了“5+3”和“3+2”订单式服务,加大对远郊区全科人才的培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推出了人才补贴政策,这个政策的力度是非常大的,通过我们的实践效果也非常明显,促进了郊区和农村地区的人才均等化和同质化。2017-05-10 11:09:23
吴乾渝:
第四,标准和规范引领。我们最近也正在推出一系列的关于基层技术服务和管理服务的标准、规范和指南,这样可以提升家庭医生服务的规范化和有效性。2017-05-10 11:14:32
吴乾渝:
第五,技术手段支撑。一方面给家庭医生增加向上级医院转诊的绿色通道,我们专门建立了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三级医院选派医生到基层,帮助家庭医生提高疑难病甄别的能力。我们建立了三个中心,一是诊断中心,包括检验诊断、心电诊断、超声诊断、病理诊断。二是影像远程诊疗中心。三是会诊中心,在这个基础上使家庭医生得到优质资源,促进服务同质化,基层的服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和支持。
这个基础上推行“云医院”,每个区的医疗中心建立云平台,24小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提供技术和管理的支撑。这个云平台也覆盖养老机构和社区日间托养机构,这就解决了优质资源同质化发展的问题。2017-05-10 11:15:13
吴乾渝:
第六,上海家庭医生职责是三大块,任务比较繁重。一是要管医疗保障服务;二是管健康的管理服务;三要合理的使用医疗费用。今年将全面启动家庭医生管费用的工作,建立通过购买服务,由第三方团队为家庭医生配备行政助理,行政助理可以完成很大部分的辅助性工作,把时间留给医生,让家庭医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履行职责。所以,我们想通过国家的引领和指导,借鉴兄弟省市一些好的经验,我们有信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制度,使每个家庭都拥有家庭医生的目标早日实现。2017-05-10 11:19:53
主持人:
谢谢吴主任。上个月我们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家庭医生工作现场推进会,选择在上海,当然还有其他的省市,在家庭医生服务和家庭医生探索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也为全国积累了经验。也欢迎大家和上海直接联系,和我们联系也可以,到上海做进一步深入的调研和采访。2017-05-10 11:21:10
中国人口报记者:
请问郭局长,优质的护理服务在帮助病人康复和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优质护理服务实现了三级医院全覆盖。下一步卫生计生委如何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纵深发展,特别是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覆盖呢?谢谢。2017-05-10 11:48:24
郭燕红:
就像刚才提到的那样,其实护士和患者的接触是最直接、最连续、最密切的,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感受。其实在患者看病就医的过程中,很多细微入心细致入微的感受更多的是来自于护士。我们推进的优质护理服务向大家作个介绍。其实优质护理服务落脚点是为患者提供专业、全面、连续的、人文的护理服务,是改革与改善同步推进的举措。改革就是在医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让我们的护士去负责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全程服务。在病情观察、协助诊疗、促进康复、健康教育、心理支持,这些方面都以病人为中心,同时也与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员相互合作配合,共同围绕患者,落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和护理工作。应该讲这是一个护理工作模式的改革。2017-05-10 11:48:43 郭燕红:
在改革当中,真正让患者能够得到护士连续、专业、规范、人文的护理服务。而很多医疗机构还结合实际情况创新的开展工作,比如有一些医院通过APP,通过微信,对出院的病人提供连续化的护理服务,有些出院之后的病人有一些问题可以通过责任护士的延伸服务得到解决。而有些地方还在门诊、急诊、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如像围手术期的患者,手术前很紧张,所以护士开动脑筋,能够让他提前了解和体验术中的全过程,以及术前需要做哪些配合,术后要有哪些体位性的改变,让他适应等等。这项工作在三级医院已经达到了全覆盖,所以我们提出在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结合实际把护理的改革和改善的工作来同步推进。所以在去年印发的“十三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当中,我们也提出了要继续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延伸到县级和基层医疗机构。2017-05-10 11:48:57
郭燕红:
我还要补充一句,要让患者满意,首先要让护士满意,让护士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所以我们在同步推进护理工作方式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在推进护理管理方式的改革,这个改革也和改善同步推进,改什么?就是要把原来护士按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使得护士同岗、同薪、同待遇,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使护士的收入分配与他的工作量、工作技术含量、患者的满意度、患者转归相关联,真正从调动护士积极性,薪酬分配合理性,包括护士职业发展等各方面调动好和稳定好一线护士队伍的积极性。所以这项工作也是改革与改善同步推进,因为没有满意的护士,也不可能有满意的患者。谢谢。2017-05-10 11:49:0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我想提问有关家庭医生的问题。采访当中发现有些患者对于家庭医生并不了解,有些患者对于家庭医生并不信任,甚至自己上网问诊也不愿意找基层家庭医生,他们也不了解什么样情况找家庭医生。请问刘司长,对于患者而言,什么样的情况该找家庭医生,以及家庭医生能够给患者带来什么样具体的好处和实惠。谢谢。2017-05-10 11:49:20
刘利群:
谢谢你的提问。我们建立家庭医生制度,要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可以说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找自己的家庭医生。怎么去给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呢?签约和不签约要有差别,概括起来就是多、快、好、省,如果签了约能达到这四个方面,老百姓就愿意签约。“多”,多在哪儿?现在有很多地方探索,慢病用药的长处方,北京这次改革在社区就把慢性病用药处方延长,原来是两周,现在可以开到四周甚至八周。上海推广延处方,在大医院开的药社区继续沿用,可以通过物流配送到患者的家庭,让患者可以获得更多的药品服务。“快”的方面就是转诊快,通过签约家庭医生和上级医院建立起绿色转诊通道,比你自己去到医院盲目挂号更快。大医院留更多的优质资源,比如专家号、预约床位,这样获得专科服务的时候更快。“好”体现在基层服务模式方面,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对你和你的家人都比较了解,可以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服务,不光给你一个人提供服务,还可以给你家庭提供服务,不光给你看病,还可以告诉你怎么吃、怎么运动,做好健康促进工作。不光可以到机构里提供服务,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到家庭提供服务。这里面也要跟媒体朋友沟通一点,家庭医生不是到家里服务的医生,对于确实行动不便有困难的,我们也可以提供家庭服务。但不是所有的家庭医生非得要上门服务。签约之后,建立了稳定的服务关系,有一个熟悉的医生朋友,能够获得更好的服务。“省”体现在费用省,一方面少得病,通过健康促进和合理的就诊指导,让你减少不必要的就诊。你现在可能肚子疼,直接到医院挂消化科,看完之后又不是那个科的病,家庭医生可以给你识别,进行初步的判断,这样可以省一部分钱和时间。另外一个“省”,是从医保的角度,各地在推进家庭医生服务的过程中也采取了医保激励措施,比如医保报销比例不一样,签约之后在基层看病报销比例多一点,签约之后门槛费就不重复交了,要不然在基层就诊交一个门槛费才进入报销,到医院再重新交一部分,从医保引导政策让你更省钱。通过这些方式就解决了签约与不签约的差别化,鼓励老百姓认识到签约的好处,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利用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谢谢。2017-05-10 11:51:27
健康大事业记者:
请问郭局长,护士壮大队伍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实际的困难或者问题?另外护士的流失率大概现在是多少,特别是年轻的护士或者是刚毕业的护士的流失率大概是多少?谢谢。2017-05-10 11:56:57
郭燕红:
这位记者朋友非常了解护士队伍的有关情况。在护士的稳定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各国都面临一些困难。第一个困难就是护士的短缺问题,比如刚才我们提到,我国现在已经是超过350万的护士,全球的护士队伍总数据我了解2010年国际护士会发布是2070万。应该讲,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护士队伍的短缺应该说是一个共同面临的挑战和话题。为什么这支队伍会短缺?由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在不断提升,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进程在加速。同时,我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从急性期的诊疗,慢性期的照顾,以及居家后的康复等等各方面都需要护士协助医生来提供服务。所以我们第一个遇到的困难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在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在全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速的过程当中,护士队伍一定是短缺的。2017-05-10 11:57:18
郭燕红:
第二是护士队伍的稳定性。为什么这么讲?护士工作看似平凡,但是无论国际和国内,对于护士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在西方国家护士最低需要大专毕业,有的国家还要经过本科。随着就业渠道越来越多,所以很多年轻人更多愿意选择其他的职业,可能对于需要你经过辛苦的学习和积淀,岗位又非常辛苦,承担很多风险,同时再加上护士工作,特别是在医院需要提供24小时的服务,护理工作既有风险,又很辛苦,又要日夜连续工作,所以护士的流失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2017-05-10 11:57:43
郭燕红:
第三是护士队伍特别是我国的国情,大家一提到护士自然而然想到女性。虽然我国这几年男性护士队伍已经增长了很多,但绝对数量还比较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男性护士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比如急诊急救,精神科的护理等各方面,还包括接触的仪器设备等,所以应该讲护士的性别结构比例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再加上现在有很多护士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如何延长其职业生涯,让他们40岁、50岁乃至于退休之后还能够在临床岗位上继续工作,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2017-05-10 11:57:54
郭燕红:
一方面要壮大护士队伍,另一方面要稳定护士队伍,降低流失率,同时还要延长护士的职业生涯。所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同步发力,使得护士队伍的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适应。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对于流失率,很多医院非常关注护士的离职率,不是流失率。离职率有的是从自己的医院流失到别的医院,但还在护理岗位工作,还有的是由于各种情况不再做护士的工作。在全国层面的流失率我们没有做过系统的调查,我们做了几个大医院个案的调查,与香港、台湾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单个医院的离职率并不高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整体护士离职率。这也是与我们这几年强调在护理管理当中,要以护士为本,调动护士积极性,发挥好护士的作用,所采取的举措是密不可分的。谢谢。2017-05-10 11:58:01
中国网记者:
我想请问关于家庭医生的问题。居民对家庭医生了解度还是不够,比如我本人也想签约家庭医生,但具体是怎么签?家庭医生只能在基层医院签吗?家庭医生和每个基层医院对应的三甲医院是固定的吗?比如我转诊的时候想转诊到什么医院是否是固定的?另外,签约以后患者就诊的大数据能否共享,比如在基层医院看了,三甲医院是不是能够直接通过大数据调动患者数据,不用再到三甲医院继续做一遍检查?是不是有签约费,签约费能否走医保?家庭医生就一个普通患者来讲,家庭医生到底能干什么?我怎么能对他放心?他的医疗水平怎么能居民患者相信家庭医生并签约。谢谢。2017-05-10 11:58:20
主持人:
先请刘利群介绍一下宏观的,再请吴主任介绍一下上海的情况。2017-05-10 11:59:51
刘利群:
谢谢你这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周边的人知不知道家庭医生,希望你们回去以后宣传一下,回家之后到旁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一看,看能否签约,签不了约向我们反映,我们帮你签约。北京市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从2011年就已经开始了,签约人数已经达到1000万左右,主要是重点人群、慢病人群,像在座各位年轻的群众确实对于家庭医生知晓率比较低,因为你们不到医疗机构去,对慢性病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是比较方便的。签约主要还是在基层签,因为基层离你最近,对你最熟悉,另外全科医生能够对你的健康进行更全面的照顾。因为医院里是专科医生,可能得了高血压、糖尿病,他只能解决一个问题,全科医生更了解你。转诊相对规固定,但不是非得在医联体内进行转诊。上海“1+1+1”,不是“1+2”就不行了,需要其他医院的医生也是可以转诊的。就诊信息在大部分建立信息系统的地区都能共享,医院里可以看到在社区看病的信息,社区也可以看到医院就诊的一些摘要信息,当然不是所有的病例。这样就能够让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共享,能够更好节约资源。签约服务费,各地操作不一样,在北京现在是免费签约的,当然免费签约的服务包就不会很大,主要是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的预约诊疗、转诊服务、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管理等服务。有些地方签约是收费的,刚才我介绍江苏盐城大丰模式,他们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了多样化的服务包,有初级包、中级包、高级包,有钱多买一点,没有钱就买初级包,费用也不一样,从50到800块钱,外出打工很多的农村地区的子女给老人买一个签约服务包,“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签约服务包”。怎么放心呢,这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首先加大人才队伍建设,要充实优秀全科医生队伍。另一方面,怎么能放心,你们都去了,给医生压力,逐步建立信任的关系,因为全科医生也不是神仙,能把所有的健康问题都解决。但如果你不是学医的,全科医生肯定比你掌握的知识和信息要多,能给你提供有些针对的建议,建立起信任的关系,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多方面的过程。谢谢。2017-05-10 12:04:23
吴乾渝:
我补充一些具体的。上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经在第一轮完成45%,签约了1000多万。为什么提出“1+1+1”签约服务呢?我们有大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老百姓就诊习惯,绝大部分还是在相对固定签约组合中看病,所以我们设计了第二轮家庭医生签约“1+1+1”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就是选一个最方便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一个区的医疗中心,再加上三级综合性医院,在这个医疗签约组合中可以自由就诊。如果你觉得要到其他医院或者是需要其他的专科特色服务,没有关系,通过家庭医生初步的判断和鉴别,可以给你转诊。转诊很方便,我们现在建立了优先预约转诊的信息化平台,所有号源50%,还有时间的前50%,我们是优先向签约的居民和家庭医生开放。家庭医生帮你判断并转诊以后,还有上级医院二次分诊。因为三级院的学科非常细的,比如华东医院就是神经外科很细,有血管、介入、手术、化学治疗,分得很细。老百姓有时候也未必很清楚,家庭医生有时候也不是很清楚的时候,我们在上级医院有一个专门办公室进行二次分诊,这样转诊需求在比较快速得到实施的同时还得到比较准确的对接。2017-05-10 12:05:38
吴乾渝:
另外除了优先转诊以外,未来分级诊疗制度的设计不仅是优先转诊,应该是优先住院、优先手术、优先治疗,这样把患者人群分级分类,常见病、多发病就在社区得到非常快和好的解决。家庭医生还有一个好处,大家现在还没有关注到。现在大家很关注的是看病,其实更大问题是生命质量的改变,就是健康的早期干预。家庭医生有一个固定模式,所有健康信息都在健康档案中可以时时生成。所以家庭医生非常了解你健康的情况,可以给你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方案,进行早期的干预,这就是治未病概念。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老百姓一时没有感受到,但对生命质量的改善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2017-05-10 12:12:45
吴乾渝:
上海2015年推进“1+1+1”服务的时候老百姓也很不了解,因为不了解家庭医生的内涵。但是现在做到2017年了,老百姓签约是很踊跃的,上海将进一步做事签约服务,希望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获得更便捷、安全、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2017-05-10 12:13:05
主持人:
感谢嘉宾、感谢记者,谢谢大家热情的参与和积极的提问,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明天还有一场,欢迎大家再来关注。谢谢。2017-05-10 12: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