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dzfx 发表于 2013-12-23 21:30:12

(护士日记)夜半遭遇看急诊的奇葩病人


            夜半遭遇看急诊的奇葩病人

在医院,急诊科就是面向外界的窗口,透过窗口看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急救人员常常会遭遇形形色色的“奇葩”病人。
夜半,更寒,呵气成冰。前半夜还好,再多的病人值夜的医护人员也不怕,就怕后半夜里,那些少见多怪、动不动就来看急诊的发烧病人。常常地,这些常见病、多发病的“宿主”犹如走马灯般地你来我往,一夜30多个看急诊的至少会有二十一二个是因发热感冒就诊的。
寒冷的冬夜,夜班益发难熬,一次,有一自称“孩子发烧”的患儿家属抱着孩子前来就诊。近段时间,流感肆虐,感冒发热成了“家常便饭”,前夜折腾了半宿,子夜之后,医生也昏昏欲睡,见了病人强打精神,脑子也不够使了:“怎么了?”例行的问诊一通下来,也要5分多钟。
“发烧。刚才在家里量的38度多,医生,给打个针吧。”
医生拿出体温计交给患儿家属,“那先量个体温再看看吧?”患儿家属点头默认。
医生也看到家属把手伸到孩子腋下摸了摸,医患双方均精神萎靡地默默等候了约莫7-8分钟。“时间到了,把体温计拿出来看看吧。”
家属蓦然醒悟:“咦!我还没有量上呢。”体温计还好端端地放在他们面前的就诊桌上,
晕死……
还有那种生性多疑的病人,看个感冒发烧仅是测量体温就得折腾几次,消耗掉大量的时间。量一次,等上10来分钟,体温不升,没有夹好,再量。再等10来分钟,一看37度多,不相信,刚才在被窝里明明量的是38度多,再量。分明是夜里一折腾,之前也在家用药了,再出来一冻,患者的体温就降下来了,可患者和家属就是不相信,看那样子,非得量出个“高热”才罢休。况且,这大半夜的,来医院看一次急诊也真的也不容易,来回车费就不是小数目,因为是三更半夜,雾大霾重,不安全因素增加,跑出租的也加价,否则就不愿拉。
如此“多事”病人,有一弊也就有一利。
那天,一名21岁的男性酒精中毒患者,喝得酩酊大醉、昏睡不醒,医生给他开了“醒脑静、维生素”之类输液醒酒,陪护的是他的女朋友,一看就是个没“经验”的主。
只见这个陪护女孩,无限爱怜、超级细致地侍候着自己心爱的男友,呼“乖”唤“弟”,抠抠这儿,摸摸那儿,患者一有风吹草动就大惊小怪、一惊一乍跑过来“谎报军情”,一会儿他“跑水”了,一会儿他“没有呼吸”了,实际上患者病情并没有什么变化,直折磨得值班人员筋疲力尽,好不容易才输完第一瓶点滴,护士又给他换上了第二瓶5%葡萄糖500ml加醒脑静40ml液体继续输注。
这醒脑静注射液属中药制剂,主治急性酒精中毒,酒毒攻心、神志昏迷,具较好的凉血活血,开窍醒脑之效,配方中含人工麝香、栀子、郁金、冰片等成分,是临床一线解救酒精中毒的常用药,正对患者此时的症状,但药品说明书上“注意事项”也明确显示:对本品过敏者慎用。
患者输上醒脑静20分钟后,输进30ml时,女孩细心地发现患者面色有些发红,耳后起了一个1cm大的荨麻疹,药物过敏!
赶紧撤药!换上另一组维生素液体继续输注,及时避免了患者发生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幸亏患者只是轻型的过敏反应,此时,患者还未完全清醒,但已呼之能应。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此看来,碰上“多事”的患者家属,医护人员要学会包容和忍耐,虽说医护人员会因之勤跑腿,多费口舌,多些不必要的“麻烦”,但这样并不一定都是坏事,有了他们的大力协助,弥补了医务人员的人力不足,更好地保障了急诊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

zmdzfx 发表于 2013-12-23 21:31:33

把我们身边的故事记录下来,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和我们的患者的故事也如此精彩!

岚儿1968 发表于 2013-12-24 09:37:23

谢谢老师分享。

医家文 发表于 2013-12-24 22:35:57

丛医的生涯中,经历的事情很多,但是缺乏这样的总结,向老师学习

幽幽百合 发表于 2015-5-5 22:14:50

很有同感!

xiangyu 发表于 2015-5-6 21:05:59

老师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现在我们上级就要典型的护理事迹,但平时没有注意收集,用时才很后悔。
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护士日记)夜半遭遇看急诊的奇葩病人